第69章

方才顾丛所言,裴世子失踪一事,乃是意外之局。当日林中,舒卓公主已经遇刺,裴世子已有警觉,即便是两方搏斗,以裴世子的身手,不会这样悄无声息。

除非,裴世子与那刺客是相识的,出于什么缘故,裴世子与那刺客一道走,因此失了踪。

可是,正如chūn日宴裴贞所言,是什么人能令裴世子明知舒卓重伤,仍然不顾而去?

而顾丛背后的人,她在心里叹了口气,三年前一场争锋,以赵绪的退让作为了结局,到了今日,时已过,境未迁,终究还是到了这一步。

窗外雨声急,沈羡下意识地摸了摸身上的斗篷,低声念道,“是赵绪的斗篷。”

她垂下眼睛,将斗篷的一角握在手中,仿佛凭空握住了赵绪的手掌,令她心头无端的烦乱思绪稍安了一些。

玉拂备了热水,低声劝道,“外头chūn雨浸寒,沈女官不如先换下湿衣,舒烈皇子的事情这样大,若有消息,必会传到阖宫。”

沈羡点了点头,外头的大雨越来越大,落在轩窗屋檐处,溅起许多零落的声音。

大约是傍晚时分,李镛进了承明殿一直没有出来,裴贺从昭化门回来,也往了承明殿复命。

裴贺没有追上舒烈,他果然是一路往南疆去。

舒卓的后事仍在宫中,舒烈如今执意而去,死者已矣,而活着的人在面对这些煎熬和抉择时,决断常从愤怒中来。

若是舒卓还有机会吐露遗声,不知是否想见到她兄长最后一面。

携着一身鲜活与热烈千里迢迢而来,那一日御花园夜宴,那样朗朗的姑娘,立在夜风之中,长发散了满肩,却永远停留在了那个夜色晦暗,灯火也不明朗的夜晚。

不多时承明殿传出了消息,杜义宣了陛下的旨意,裴安心因谢氏获罪而生恨,于chūn日宴行刺舒卓公主与盛华长公主,罪犯谋逆,判斩刑,不留尸身,按挫骨扬灰处置。

舒卓公主远来结两国盟好,连为秦晋,封贵妃,薨后按贵妃制下葬,入大盛妃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