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页

越州一战并不足以让联军止步,援军补给充足,萧祈势必要一举突入燕楚国境,再燃战火。

这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萧祈一直以来的盘算。

燕楚毕竟是大国,国人血性虽泯,但却难说会不会在惨败之后重振旗鼓,而眼下正值冬季,燕楚境内阴寒,按国中旧习,此番天气百姓不出户,军中不练兵,更何况越州城外败军溃逃,太子战死举国慌乱,若要趁势攻入,这是千载难逢的时机。

辰梁军做先锋撕开燕楚关口,戎羌军压后负责夺地,经越州一战,燕楚国中大损战力,朝中势力更迭,燕楚君主尚未选出带兵守国的将领,萧祈就已率军连下三城。

燕楚人是记得萧祈的,尤其那些当年的皇子世子,如今的朝堂重臣们,他们记得这个从辰梁而来的质子,记得萧祈无论被打成什么惨样都会睁开眼睛死死的盯住行凶人。

——萧祈记着他们,萧祈记着每一个曾经对他拳打脚踢百般凌辱的人。

所有人都清楚萧祈是回来复仇的,他们或许擅长在猎场里对着手无寸铁的人射箭,或许擅长将少年质子们堵在角落肆意殴打,但他们没有一人敢跟带着大军而来的萧祈面对面较量。

众人推诿,软弱议和,曾在辰梁朝中上演的景象轮到了燕楚头上,虽有使臣愿冒死一试,然而握着刀的萧祈从不都是权衡利弊的国君。

匆匆赶到的使臣跪在满地残臂断肢中瑟缩发抖,当年萧祈初到燕楚便是由他接引,昔日他将水土不服的萧祈关在驿馆之中断绝往来,任凭萧祈奄奄一息叩门求水也不做理会。

如今重逢,萧祈亲率大军同他擦肩而过,特意留了他一条命,就为了让他亲眼看着辰梁军如何硬叩开燕楚都城的城门。

第32章

谢濯比萧祈晚到一日,在他到之前,萧祈已经清剿了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