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又不是要他收到。

廖志贤不知道,倒是很痛快的答应,“成,我下个礼拜正好要回去一趟,今天就是进城买点土特产,你明天把东西送到知青点就行。”

很快,拖拉机到公社,廖志贤先下车,秦来娣继续又坐了二十分钟才到县里。县城的模样没啥大的变化,只是路上的庄稼人似乎多了一些,秋收后有的生产队已经分了粮食,家里实在缺钱的就拿点黄豆白米之类的进城换钱换物。

来娣熟门熟路找到县医院家属区,见没红袖章这才将背篓放下。

“诶小姑娘你卖的啥?”有人好奇的凑过来,看见篓里全是些棕黄色的“干树杈”,瞬间没了兴趣。

“婶子,我这儿有上好的黄连,家里人有上火咽喉肿痛的,便秘的,买回去能给泡水喝。”

黄连大家倒是听说过,但药这东西,没病的谁会买,等了半晌,只有一个老太太买了两毛钱的,说是她老伴儿最近便秘,或许可以买回去试试。

秦来娣也知道药材不像白米,一是需要的人少之又少,二来也怕不懂医的人乱吃,万一吃出问题她得不偿失,所以又守了一个小时,眼见着医院都快下班了依然无人问津,她干脆背起篓子找到医院药房去。

现在的药房西药和中药是设置在一起的,甚至连药师都是同一批,来娣看了一圈,见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戴着藏蓝色的袖套,连忙迎上去,“大夫您好,需要黄连吗?”

老大夫不感兴趣,有些胆子大的农民时不时也会来兜售药材,但除了人参天麻,他基本都不需要。

“大夫您要不要看一下,我这是上好的野生云连,还有好几个‘蝎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