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页

一碗水 南山 945 字 5个月前

这回董国华才算真正明白了三美的意思,两个人绑在一条船上,一头沉了,另一头就得翘起来,船沾不到水,翘得再高又有啥用?三美这一次不是一时冲动,恰恰相反,她考虑得十分长远,只不过以她的性格,说不出什么更正式的话来罢了。

她看着脸蛋仍旧通红的三美,想到当年看她站在台上被村里的老妈子为难时的神情,那时候的那个浑身是火的小姑娘,如今似乎依旧在她身体里。她一切都明白了,三美就像一朵菌子,虽然漂洋过海到了日本也能依旧鲜美,但是她的菌丝永远留在那片森林里,离开了森林的她,就没有生命力了。

她双手握住三美的手:“行了,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不过这件事也不是你这么急的,这是分公司,得有个过程。这样吧,ᴊsɢ我这几天先去把高铁站竞标的事情办完,然后让法务和财务一起拟一下,看看人员、办公地点怎么调整你总不会今天就想和我撇清关系吧?”

三美连连摆手,董国华叫服务员过来买了单,又给三美拿了一瓶水:“下午我都在县政府,你自己到厂里去叫她们给你安排伙食。天热,多喝水,见你一次要说一次,还是小孩吗!”

分家的事让董国华去办,三美让芬姐把有出去单干的意向的年轻人都集中在基地的食堂里。基地食堂其实就是一个用蓝色铁皮搭建起来的房间,摆上桌椅和风扇,让加班不能回家吃饭的工人在这里凑合一下。

被喊到这儿等着的几个人面面相觑,不知道三美准备干什么,想到可能是之前议论公司和单干的事被她知道了,几个人心里都有点打鼓,一个女孩子小心地用气声问:“该不会要辞退我们吧?”

一个脸上长满痘痘的男青年皱着眉头,大声说:“怎么可能!”

说完以后自己觉得不太妥当,环视了一圈,压低声音:“我们又没违反规章制度,咋个可能说开除就开除,我们和她签了合同的嘛,村委会的都见证了”

“她和陈支书好得穿一条裤子哩”

“不会不会,三美姐不是你们说的那种人”,插话的是一个矮个头、黝黑的女娃:“她对我们好着哩,肯定是要说别的事”

话音未落,三美推开帘子走进来:“哇,真够热的,你们把风扇开开呀,怎么傻站着等呢?”

说着径直走到前面,把几台风扇都打开了,风瞬间吹动大家的衣摆,吹过每个人脸上的汗珠,留下一阵凉爽。

开完风扇,三美用袖子大大咧咧地擦了一下自己后脖颈上的汗,坐在塑料板凳上,“你们怎么舒服怎么来,我就几句话,很快就说完了。”

几人互相交换一下眼神之后,默默地围坐在圆桌前,只见三美拿起手边的粘蝇板当做扇子,呼呼地扇着说:“我们现在的巴西菇种植大棚一共有107个,每一个是600平米,现在正是采摘高峰,一天差不多有个4500公斤的采摘量。一年采8—9茬,107个棚差不多就是500吨不到一点”

几个工人都懵了,不知道她为什么突然开始说这个,那个矮个子的姑娘怯怯地问:“三美姐,您,您这是什么意思啊?”

三美把粘蝇板放下,干脆把袖子挽得高高的,接着说道:“我想过了,你们年纪还小,有的要养老人,有的要养弟妹,还有的忙着攒老婆本讨媳妇每个月3000块对你们来说确实是没有太大盼头。这样,我呢,已经和你们董姐商量过了,现在我们大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投资,公司提供技术,村委会来整合劳力我说得太正式了哈?跟他们县城的干部混多了就是这样,我拿大白话说一遍,意思就是说,现在大棚建起来、挣钱以后,其实公司只能分到20左右的利润,我就在想,干脆公司退出管理,你们有想法的,就承租大棚,自营自收,利润都是你们自己的,怎么样?”

这话说出来,就像天方夜谭,几个工人根本没反应过来,三美看着她们,就像看着当年第一次租林地的自己,忍不住笑出声:“这就是个想法,不是说现在就要你们拿钱出来,一个个吓得来嘛,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缓了好一会儿,长痘痘的小伙子才接话:“您的意思是,我们自己做老板,自己管理菌子,自己负责种植和销售?”

“技术方面公司还是会手把手教,教到你们会为止”

“那租金呢?大棚租金怎么算?”

“三美姐,那您干嘛去呀?”

“姐,是不是公司出啥子状况了?”

年轻人的问题不问则已,一问一大堆,三美让他们别急,一个个问,她一个个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