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页

一碗水 南山 952 字 5个月前

她倒也不是为了当这个功臣,实在是高铁经济太馋人,不拼一把,总觉得这官就白当了。

所以看到三美带来的计划书时,罗丽的胸口一阵热气涌起,一个比原先县委班子规划好的方案更成熟的框架出现在她的眼前。

现在不像从前,什么都靠三美自己瞎写,随着美好商贸的员工越来越多,文件也越来越正式,这份计划书把现有的条件和将来的前景描绘得十分清晰:

一旦李教授的课题申报通过,世平县就会成为研究地,从科研价值来看,最差也是个省级,省里不可能不重视;其次,只要地理标志的事情成了,接下来的产业集群、园区认证,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再者,顶着科研基地的名号,吸引游客过来玩,再搞点杨梅节、草莓节什么的,或者干脆把年轻人最喜欢的音乐节和社交网络上关于野生菌的舆论结合起来,弄个什么“神奇菌子音乐节”之类的,还怕没人来吗?

高兴是高兴,可罗丽心里还是担心得很,现在和世平争高额站点争得最凶的就是隔壁龙柱县。那里地势平坦,修建难度比世平小很多。前些年他们的政府就在大力搞蔬菜产业,现在云南省几乎所有的大型连锁商超都被这个县出去的蔬菜垄断了,gdp好看得像村里的大姑娘。并且这两年人家一系列的政策一出台,年轻人都返乡工作了,常住人口比2012年翻了一倍都不止。在这几点上,世平要和人家竞争,那可真是螳臂当车,以卵击石。

看罗丽笑着笑着又皱起了眉头,三美咧着嘴巴嘿嘿嘿,嬉皮笑脸地说:“我现在正催着冯玉斌和我们村的支书把镇上的耕地流转做了呢,我和董国华商量了一下,打算联合镇上的几家企业,一起把这些土地承包下来,种可食用玫瑰。”

这个计划不是三美拍拍脑袋乱想出来的,最近日娃神龙见首不见尾,就是忙着弄这个去了。

三美去北京那段时间,他回到省城注册了一家原材料贸易公司,主营业务就是各种食品的原材料,蒙自年糕的糯米,鲜花饼的玫瑰馅儿,世平豆腐的黄豆、米线帽子的香菇反正都要干,肥水不流外人田,干脆从种植环节就自己把着,省得要被上游制约,这才有了这个可食用玫瑰种植计划。

到时候,三美再把人工培育可食用菌结合起来,游客来到少水镇,一边是蘑菇大棚,一边是万亩玫瑰花田,肯定流连忘返。

罗丽听完,激动地接话:“对,我们宣传部的年轻人现在玩社交网络厉害得很,等你的玫瑰花种下去,让她们带头,去少水镇规划几个打卡点。你们再开发一些酿玫瑰酒、培植蘑菇之类的游玩项目,再找几个博主宣传宣传,肯定能把人引过来。”

“书记,到时候我这菌菇大棚和玫瑰花田一弄,留下务工的人可不是小数目,这您可得把我的功劳记上”

罗丽打断她的话:“别的你不用担心,你只管去计划、落实你这几个事情,资金和批文的事,县里去想办法。就是去省里求,我也把钱给你求来。”

果然,只要手里有项目,就不愁政府不出力,三美拍拍胸脯,投桃报李:“龙柱县我还算认识些人,应该能出点力,抢高铁站的事,也算我一个。”

第56章 第二十八章 渠若向西行(下)

还是何云道设的宴请,还是一样的大包间,罗丽坐在三美旁边,听着宴席上野生菌协会的小企业主一个接一个地展开一些没用的寒暄。

其实对做生意的人来说,这样的场合不多得——不算太正式,也不是喝烂酒的局。平时烟不离手的几个人,这次竟然也能忍住烟瘾了,寒暄过后都在认真说事情。可见有的事能不能忍住,多半还是看面对的是谁。

罗丽没有让三美希望落空,菜还没上齐,她就把话引子抛了出来,刚开始几个老板还你推我让的,听罗丽说到“带有地理标志的产品比同类产品价格高出20-90”时,有人坐不住了,试探地问:“书记,您说的这些其实三美已经讲过一遍了,我们就是也不是质疑您哈,就是心里有点没底”

三美灵机一动,把当年和杨俊初次见面时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了一遍:“何氏的菌子品质大家都看在眼里,没有不服的吧?可当年,何氏规格1000克的菌汤包,价格只有人家规格500克的60,就是因为人家多了几个标志。当初我也不信,觉得哪有这样的好事,可咱们得与时俱进啊各位。现在的消费者和以前已经不一样了,现在的人讲的就是一个绿色、健康,你说健不健康这东西,肉眼也看不出来呀,对不对,消费者就认定这个标志,靠标志来判断了。就算咱自己人知道,其实里面都是一样的东西,人家消费者就是要认那个标,你没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