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页

一碗水 南山 952 字 5个月前

现在陈欣不仅自己拿主意拿得凶,嘴上也不饶人了,陈开富说不过她,沉着个脸抬起水烟筒就开始捏烟丝。他越想越不明白,原先多么乖巧听话的女儿,他一直引以为傲的孩子,怎么出去读几年书,越读越憨了?以前还觉得老大成绩不好早早嫁人没啥出息,现在一看,人家老大起码能够组成一个家庭,生了两个娃娃,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虽说也有苦的时候,可哪个生下来不用吃苦嘛,男人吃社会的苦,女人吃婆家的苦,这不是很公平吗?

陈欣一看她爹的样子,就知道他接下来要说什么,直接抢答道:“对对对,我还不如我姐,我姐起码生了两个娃娃,我就知道气你爸,你要是见不得我,我就搬到村委会去住;要不你要是实在觉得我姐好,你也可以去找她住几天,她干什么,你就跟着干什么,到时候你再看看,我姐到底过得好不好。”

把话撂下,陈欣抓起资料直接出门了。她心里烦得很,祖宗的智慧那么多,这老一辈非要捧着一些莫名其妙的边角料当宝贝,真正重要的“仁义礼智信”倒是没见几家人会教给小孩ᴊsɢ的,要是老祖宗知道他们就是这样来传承智慧的,非要把棺材板冲破,出来打他们的大板子。

她气鼓鼓地走到木屋去找三美,三美没在家,不知道是进山还是去镇上了,她没给她打电话,而是坐在地上和狗玩起来。

狗子现在已经很大了,爪子跟陈欣的拳头差不多大,陈欣抓着它毛绒绒且柔软的大耳朵,像个孩子似地逗它玩:“要切耳朵咯,姐姐把把这对大耳朵切下来,一只炒泡椒,一只炖百香果

插播一句,云南菜——百香果煮鸡,十分美味

,怕不怕?怕不怕?”

“陈支书?”

陈欣被来人吓得一激灵,迅速放开狗耳朵噌地站起来,转身一看是一位不认识的妇女,妇女早就看到她逗狗了,憋着笑意:“噢,您可能没见过我,我原来是仁和村的,这会儿在美好商贸帮三美管工人,我叫郑绍芬。”

“我听说过你,你是现在的贝玛

大祭司

!”

这下轮到芬姐不好意思了,她熟练地掏出钥匙打开木屋,把陈欣引进去坐,等三美回来。陈欣本来就对贝玛充满了好奇,无数个问题从她脑海中冒出来,她问什么,芬姐就如实回答什么,问题越问越远,答案也越来越多。陈欣没想到芬姐这么能聊,懂的也不少,原本想找三美聊一聊开阔一下思路,现在倒是被芬姐彻底给聊服了。

等三美从镇上回来,陈欣已经记了小半本笔记本,握着芬姐的肩头止不住地夸:“刘三美,你现在能耐大了,员工都这么博学,我看这个支书趁早让给你当算了。”

三美惊奇地问:“你俩都说啥了?”

芬姐不好意思地红着脸:“陈支书问我一些村里的事”

陈欣掰着手指一样样数:“林地、耕地、宅基地,全打听了,芬姐啥都知道,每户的情况她都能说得八九不离十,在你这小公司屈才了,你该送她去国安局干间谍”

芬姐的脸更红了,找了个借口就跑了出去,陈欣在背后喊:“谢谢芬姐,下次我有事儿还来问你。”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陈欣都在带着村委会的组员做土地调查登记的工作,她们挨家挨户检查土地登记证,再实际勘测,最后才重新造册。

这一番流程下来,一看报表,陈欣的心里凉了半截——这向阳新村的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回报率是真的低,太低了,有的农户人均年收入1600块钱都不到。村里过得好的,院子里已经停了两辆小轿车,可过得差的,那就各有各的差法了:有的是一家五口挤在一个卧室里,一条长裤轮流穿;有的厨房还和猪圈共用一面半墙;还有的老光棍,吃了上顿没下顿,每周最好的一顿,就是在村集上蹭人家的烤豆腐吃。

扶贫工作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等国庆假期之后,对口帮扶的扶贫工作组就会进驻,向阳新村目前这样的局面,即便工作组再大本事,恐怕也难真正把土地问题和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给解决掉。

陈欣愁啊,愁得吃饭、走路都在想事情,以致于摸黑回家的路上,一脚踏空,跌进稻田里,胳膊折了。

这可就把三美给拴在村里了,她每天跑一趟村委会,看得陈欣直骂:“你不去干自己的正事,整天来看着我干什么?你看看我这个胳膊就能变好吗?”

她不知道,三美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呢。眼看着陈欣把村里的土地情况摸了一遍,三美觉得,村里下一步肯定要搞土地流转,还不趁此机会近水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