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页

一碗水 南山 1010 字 5个月前

这时送他们上车的村民就意识到不对劲了,好说歹说,把爸爸手里的钥匙夺了下来,结果爸爸不依了,非说车上坐的几个人都是他在非洲的时候认识的朋友,车上哪有人呐?就两个黑色背包罢了!

这可就把村民吓坏了,一人拦住他们不让走,一人忙不迭跑到王吉家里报信。王吉正在吃晚饭,听说这事,嘴边的油都没来得及擦,蹬着拖鞋就往现场赶。

一到现场,好家伙,孩子在和“小伙伴”玩石头剪刀布,妈妈在一边助阵,爸爸呢,非说“非洲朋友”不给他来电话,无情无义,说着说着,自己坐在地上伤心地哭了起来。

王吉哪敢耽搁,赶忙组织人把一家三口送到了卫生院。

冯玉斌很快就赶到了,按说,马皮泡就是样子难看一点,怎么会吃到中毒呢?他质问王吉:“查清楚了吗?”

王吉哆哆嗦嗦地答话:“问了一圈,说是这一家三口嫌刘三美她们山上的门票钱贵了,自己摸索着往后头去了,我估摸着应该是在桉树下面捡回来的,这才中招了。”

帮着加工的村民是个老头,头发没剩几根了,胡子倒是乱得很,见到冯玉斌,他就差当场跪下了:“书记,这城里人的命值钱得很呐,你就是杀我八九回,我也赔不出来呀”,说着说着就哽咽起来,王吉大喝一声:“乱说哪样?哪个说要杀你?”

老头吸着鼻涕:“他们在我家吃中毒了,可不是要拉我去枪毙吗?”

冯玉斌听得头疼,拉起老头,掷地有声地讲:“这不是送医院来了吗?怎么?你看他们拿来的马皮泡没看出问题?”

老头委屈极了,“他们说是从三美的林子里捡来的,我想,三美那里进山前都会有临时培训的嘛,肯定会说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撒,我上哪儿能猜到他们会自己悄悄去桉树林那边”

冯玉斌眉头一皱,这事处理好还好,要是没处理好,在这个节骨眼上,捅到外面去了,那就糟糕了,不仅村里要遭殃,恐怕县上也说不过去。

这事他当晚就向县委、消协、宣传部报告了,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就在同一时间,县里的产业园出事了,正在盖建的工地上,一个工人不知怎么的,从升降机上掉下来了,差点整个掉进搅拌机,还好是一边开挖机的工友动作快,用挖机的挖斗把人顶了一下,这才保住了身子,可右脚还是伤得不轻,人也昏迷了,正在医院抢救。

罗丽在医院里电话不断,听说马皮泡中毒的事,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她最近都忙着弄这个世平野生菌旅游链的事情,顾此失彼,如果没有猜错,应该是何超平找到了缝隙,打算用生产安全事故和游客中毒这两项突发事件,把她拉下去。

又或者不止这两件

第50章 第二十五章 山重水复(下)

搅拌机停在升降机下方,这原本就不符合工地的安全规范,何况好端端的安全绳,怎么就脱了?

这件事情,要么就是项目负责人没有管理好,要么就是安全员没到位,才让没戴安全绳和搅拌机乱停两个因素刚好叠加,但有一种可能搅拌机是故意的,否则不可能到现在都找不到搅拌机驾驶员。

可它冲的是谁?厂房的老板——做辣椒生意的“牛老辣”?或者根本是冲着整个产业园区?

不管冲着谁,园区里所有项目停工整改是跑不掉的了,何氏菌厂的厂房工程也受影响停了下来。

何云道一个人站在产业园边上的荒地里,这块地已经批出去了,但是还没有动工,杂草长得一人高,跟着晚风摇来摇去,何云道就在草中间,像一株没有树枝的树。他望着寂静的产业园,里面只偶尔传来两声保安敲击物品的响声,声音以园区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开,十分空旷。

他站了很久很久,直到夜幕降临才转身离开。

罗丽的猜想没有错,产业园区停工整改期间,另一件事又接着赶来给她一次重创:何氏豆腐厂的员工拉着条幅到县委门口静坐,几十人在骄阳下,不出声、不走动,只是坐着,他们一人挨着一人,占满了县委门口的空地,条幅上只有五个大字“我们要吃饭”。

这五个字的威力,比什么都大。有组织有纪律,条幅上的文案功夫又如此了得,想都知道这事不会是工人们自己想出来实施的。

和面前罗丽的冷静比起来,秘书周双双显得慌张得多,她时不时就拉开窗帘看看,在办公室外来回踱步,既担心罗丽看了要上火,又担心罗丽还不管的话下面要出大事。

何超平发出来的这几招,招招致命,没等上级出什么明确的指示,县委县政府内部就先自动站队了。大家用脚投票,很大一部分人——大多数是像李宝贵这样的本地人,默默地与罗丽拉开距离,做事情能打太极就不踢直球,不积极不主动,不拒绝但也不配合。只有极少数的年轻干部,依旧听从罗丽的意思来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