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页

一碗水 南山 927 字 5个月前

三美悻悻地听着,还想辩驳两句,罗丽没给机会:“刘三美,你也是一个有经验的企业家了,虽然说你们起步没多久,可我看你今年已经进步了很多了嘛,现在的事情你是还没想清楚,等你想清楚了,就不会怪我、怪政府了。”

想清楚?想清楚什么?三美望着罗丽一张一合的嘴皮,期待能从中读出来一点什么,她的思绪却不受控制地飘远了,先飘到了在建的厂房,又慢慢飘,飘到了山上,飘进仁河水库重修以后留的泄洪口那里,跟着慢慢翻涌的水波滚下排水渠

“书记,您说,我要是想把省城的人骗过来玩,该出什么招?”

三美一边游离,一边自顾自说话,打断了罗丽的话,她的样子与其说提问,倒不如说是自言自语。

罗丽没跟她置气,听清楚问题以后耐心地回答:“这你该问日娃,他更了解省城的人。怎么,你有什么新想法?说来听听?只要能行,我全力支持。”

三美把之前在美甲店里设想好的点子给罗丽分享了一遍,她的构想其实非常简单,现在自己的林地里的菌子,反正也不够交付订单的,还不如跟游乐园似的收门票,每人50、100什么的,让那些城里人自己进去找野生菌,找到多少是多少,都是他们自己的。

现在网络上都是吃菌子的段子,什么红伞伞白杆杆,吃了伞伞躺板板没进过山里采野生菌的人,肯定很好奇亲自采收一朵野生菌的感觉。

“城里人平时活动少,屁股没劲,爬山捡菌子肯定累,一下山指定饿得牙齿痒,那就得吃饭,咱们村的妇女,就把自己的绝活拿出来,把小吃摊都摆上。还能帮他们辨别菌子,当场加工,收个加工费什么的,我估计城里人也会喜欢。再者,有的人没力气当天赶回城里,肯定得过夜吧,咱就把镇上几家宾馆老板叫在一起合计合计,把宾馆收拾、翻新一下,那不就把住宿的钱也挣了吗?”

罗丽一听,倒真是个主意。这时,一个大胆的念头冒了出来,如果刘三美说的这个野生菌衍生的服务产业不止在少水镇,而是在全县范围推广开来呢?

有了三美的点子,罗丽当即召集各乡镇的书记、镇长和县里各部委的负责人开了一次会议。要把世平野生菌推广出去,打造出像楚雄菌子那样的知名度,光靠企业销售端肯定是不行的,文化端、社交圈、宣传部门、消费者保护必须几手抓,不仅要把客人引进来,还得留得住,硬件上的交通、食宿、行业规范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软实力

会议开了整整一个上午加一个下午,罗丽很亢奋,从三美这个点子里,她仿佛看到了一个新的可能性,一个即使不污染水体搞生产,也能在生产整改期间保持住全县gdp的可能。

这是一个很大的计划,光让各乡镇各村委想办法不太现实,全县上下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这个临时提出来的方案上。

众人拾柴火焰高,几轮头脑风暴之后,一个成熟的运作方案在雨季来临时终于成型了。六月的第一场雷雨一过,一批专家从上海赶来,由罗丽亲自带队,到世平县菌子最多、最好的森林里进行野生菌标本采集。

专家来过没多久,世平县又进行了“菌王”评比,单朵净重15斤的黄牛肝、小脸盆那么大的干巴菌、长半米的鸡枞这么新奇的比赛哪有人见过,加上县政府从各地邀请来的电视台、报刊、杂志记者一顿猛烈宣传,“世平菌子”还真就开始出现在公众视野里,连陈欣去学校办公室交材料的时候,都看到几个老师指着电脑屏幕在议论。

“真是你想的点子?”陈欣在食堂门口的台阶上坐着给三美打电话。

“那当然”,三美语气得意,“为了感谢我这个好点子,书记把我那里弄成了示范点哩,上周省里的游客已经来过几波了,目前效果还不错,你不知道,我们村还盖起来一个游客中心,专门服务游客,就在村委会旁边,最近正抓紧盖小市场,让大家去摆摊卖小吃、土特产。对了对了,日娃跟着我沾光了你知道不?他的兰花基地生意好得不得了!”

陈欣的太阳穴因为高兴和激动而绷得紧紧的,阳光下有点反光,她捏着电话,语速很快:“你真厉害,刘三美,你现在是真的厉害了。那我也告诉你一件好事,让你高兴高兴吧!”

刚说出口,陈欣就立刻后悔了,她卖着关子,不管三美再怎么追问她都不说,俩人正斗着嘴,三美那边听起来像是来人了,低声骂了陈欣两句,匆匆挂了电话。

陈欣握着手机在原地坐了好一会儿,才小跑着回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