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页

一碗水 南山 918 字 5个月前

董国华说的话就像她盖的房子一样稳,三美的心里有一种忙碌一天之后的入睡前才会产生的满足感,她道了谢,准备走,董国华叫住她,给她拿了一本书。

书已经没有封皮了,目录也只剩一半,纸张边缘软软的,绒绒的,想必董国华应该是翻了又翻,看过很多遍,才能把书看成这个样子。三美拿在手里大概看了几眼,只看到一些“经济规律”“市场价值”之类的字眼,她把书小心翼翼收在包里带回去,当天晚上就仔仔细细地读起来。

第一章讲的就是社会经济常识,每个字都认识,读起来却生涩难懂,要是以前,她早就丢在一边了,这回不知怎的,竟硬着头皮慢慢啃起来。凤丽回家,看到三美埋头苦读,以为她还在坚持自考复习,笑嘻嘻地凑过去一看,竟然是经济学常识,嘟囔道:“直接看这一本也太难了,姐,你要真感兴趣,不如先把我这本看一遍?我都做了笔记的,你不知道的问我就行了。”

凤丽拿来的是一本叫《小狗钱钱》的书,封面跟童话书似的,三美解脱般把那本大部头推到一边,从一只小狗开始慢慢进入了状态,凤丽默默地把自己的台灯挪了过来,坐在三美对面,也拿起一本叫作《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书,狗子总是能很快察觉屋里的氛围,在桌边转了几圈,最后选了一个非常舒适的体位躺了下来。

夜晚安安静静,最近连风声都没有,蛐蛐时不时叫两声,凤丽时不时抬头看看三美,她专注的样子和平时很不一样,似乎连面相都变得棱角分明了一些,额前的碎发安静地垂在眉边,偶尔随着呼吸飘动一下,凤丽觉得三美真美,像一棵盛夏里的草本植物一样美。

与野生菌有关的夏天总是很忙,三美几乎每一天白天都有事要做,日娃的林地里菌子品种少,但真要采摘起来,也是需要费不少功夫的,她得下山,进村里再找几个帮工。

仁和村整体搬迁重建的位置就选在向羊村附近,两座村庄只隔了一条路,听说在行政管理方面,也通过了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和向羊村合并成一个行政村,原支书郑德多因为仁和水库决堤的事接受处罚,不再担任职位。

向羊村通公路,地势又平坦,原仁和村的村民当然同意整体搬迁了,就是向羊村的人有些意见,并了以后,这以后集体的事该怎么办呢?再过几天就该过火把节了,公房

村里办事、办席的地方

就那么大点,怎么挤得下那么多人?最要紧的是,并成一个村子,生活习惯大不相同,能不能合得来?会不会惹出事?

傅国平也头疼,他一个人又当书记又兼主任,本来就累死了,现在两村合并,人口一下子多了2/3,单单是重ᴊsɢ新整理教育、养老、土地、宅基地的文书,就要了他半条老命了,目前最迫在眉睫的是,上面还要求他要组织今年的火把节活动。

这是两村合并以后第一次集体活动,到时候县上的领导和媒体也要来。

这回要是办好了,上面肯定会给他记一笔,可要是办差了,也要被记一笔,这不,他正在办公室抓头发呢,听副书记说三美进村里招人,简直就像遇到了大救星,小腿一蹬就冲到村口,把三美连拖带请地弄到了村委会,求着三美帮他一块想想办法。

火把节对彝族村民的重要性无异于过年,这是一年当中最热闹的日子,也是男女相好、斗歌的好机会,就连在外务工的村民,都会尽量腾挪假期千里迢迢地赶回来。杀猪宰羊、操办大席、祭祀、待客、组织篝火舞会这里头样样都是事儿,事事都是麻烦。

看傅国平着急的样子,三美立刻搞清楚了状况,心里快速盘算了一会儿,慢悠悠坐下来:“您这不是有副书记他们帮忙嘛,他们都是老资格了,这村里人,他们比我更熟哩。”

傅国平已经见识过三美的手段,知道她这话是什么意思,主动说道:“三美,你别拿我寻开心了,就那几个老头子了,开电脑都要教半年,他们能办出什么像样的活动出来?你也知道,当初仁和水库那事闹得大,舆论影响不好,现在当官的想把咱们两村合并以后的‘好日子’宣传出去,这可是政治任务,我现在压力确实是太大了。你如今在两个村都是能说上话的,我也不让你多干什么,就上次你在镇上办的那个节目不是蛮好的嘛,你就结合一下咱们自己的文化特色,给我也弄一个出来。再说了,你本来就是彝族,祭祀、舞会什么的流程和一应细节你都比我清楚哎呀三美呀,这事我只能找你了,别人还真就办不了。钱的事你别担心,我来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