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0 章 大结局(下)

细腰藏春 韫枝 3403 字 5个月前

今年百花节,步煜终于说服了她,出宫去看看。

这一年的百花节与过往每年都一样,先是由皇帝上山,至金善寺敬拜神佛、以求风调雨顺,而后便是那一场声势浩大的百花盛宴。届时百姓夹道,会带着装满各种鲜花的花篮,迎接春神的到来。

每到百花盛宴,那景象总是格外壮观。

譬如此时。

姜泠坐在马车里,身着极低调简朴的一件素色裙衫,迎面而来的是漫漫花香,和那无边葳蕤的春意。绿芜知道自家娘娘自幼便喜欢各种鲜花,特意差人于集市上买了各式各样的花捧与花环。

当那盈盈花香被捧进马车时,却不料,娘娘仅是目光清淡地朝这边瞥了眼,继而兴致恹恹地移开目光。

自从姜泠坐上那个位置后,便愈发喜欢素净与清冷。

绿芜心中暗暗叹息,让下人将花束拿走。

因是不喜被叨扰,这次姜泠并未乘坐宫中的轿辇,也未与皇帝一起,而是改坐了另一辆看上去朴素些的马车,缓缓地往集市那边前行。

京城的集市本就热闹,再赶上这百花节,更是人声鼎沸。摊面上摆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姜泠方一掀开车帘,便听绿芜欣喜唤道:

“娘娘,小糖人儿!”

先前,她最喜欢吃的小糖人儿。

她从前极度嗜甜,就连每次喝药,碗里头都得放上块方糖才肯喝。不等姜泠反应,绿芜已欢喜地跑过去买了只兔子形状的小糖人儿。那是只圆乎乎的小兔子,两眼被人点了一点红,看上去煞是娇憨可爱。

姜泠走下马车,目光却被一侧的另一家摊位吸引住。

与周围的热闹与兴隆不同,这间小摊显得有些清落。姜泠走近一看,原是一家卖书的摊铺。摊位老板是个上了些年纪的男人,身形微微佝偻着,看见有人过来,对方先是一愣,而后朝着这她露出一个和善老实的笑。

“这位客官,想看什么书?”

姜泠知道他刚开始是为何愣神。

女子读书,即便是在京都,也不多见。

姜泠手指拂过摊位上那一排排书籍,其中大多数书她都烂熟于心。就在她准备抽手之际,忽然,于一角落之处,姜泠看见一卷她从未见过的书。

书名很简单,只有两个字——《夫序》。

姜泠心中新奇,不禁多看了两眼,手指翻过一页页书卷,其上文字赫然在目。

——清闲贞恭,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谓之夫德。

——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谓之夫容。(1)

……

似有春风拂过,带起姜泠鬓边青丝,那些破碎的陈年往事忽尔鲜活,跃动在她的耳畔。

——“季老师,这书店的客人明明大多都是男子,可为何这些书架上都摆满了女德女戒之书?明明大多女孩子都不会读书识字,她们甚至都不会写自己的名字。”

——“这世上,明明识字的大多是男子,读书的也大多都是男子。甚至剥夺女子认字读书权利的,也都是男子,可那些规诫的书,却大多都是为女子而著。”被她吓了一大跳。

但姜泠却浑然不在意,她坐在贵妃椅上,任由身后宫人替自己梳洗打扮,微微闭目时,想起若干年前曾与季徵的谈话。

那时他们还在江南青衣巷,二人肩并肩,自那家书店走出来。

少女微微昂头,有日光倾落,撒在她俊丽的面庞上,她眼中尽是一片澄澈干净。

那时候,面对她的疑问,季徵沉吟片刻。

继而,男人伸出手,摸了摸她的发顶,柔声道:

“会有的,阿泠,会有这样一天的。”

季徵的目光放远,望着不远处那一袭朦朦胧胧的烟雨,视线也变得朦胧而迷离。

他的声音被这光影笼着,穿过时间的重影,徐徐而来。

“我相信,在若干年以后,一定会有这样一个国度。人们生而平等,没有男女阶级之分。女子可以读书、行商、为官,不再因为性别而受到歧视与压迫。”

大魏顺德四年,夏。

明宜太后懿旨,普天之下,所有女子皆可入学堂。

女子学堂先是在京都兴起,加上朝廷的大力扶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推广至全大魏。

大魏顺德四年,秋。

明宜太后懿旨,鼓励女子行商,于京都创办女子商行工会。

不过半年时间,全大魏上下,大大小小的女子商行工会已有二十余所。

……

春去秋来,日月更迭,不知不觉又是一年春天。

今年的春天来得有些晚,京都中桃花久久未开,姜泠裹着稍厚实的一件外衫,依旧觉得有些凉寒。

女子学堂与女子商行工会都推行得很好,姜泠想,再观望些许时日,便不再管那些朝堂政事了。

煜儿也长大了,也是时候该让他独当一面了。

正想着,绿芜带着卞玉走进来。

对方一身淡紫色的衣衫,已经长得亭亭玉立。见了姜泠,戚卞玉先是恭敬一福身,而后将一些饭菜补品摆到桌子上。

姜泠能看出来,这小丫头极敬重她,每每望向姜泠时,她的眼里总会有不加掩饰的敬仰与崇拜。

戚卞玉将手里头东西放下。

她本欲寒暄上几句,可一转眼,却看见这满院子的空寂。太后娘娘不喜纷奢,极爱清净。可眼前这般……难免也有些太清净了。

这不能说是清净。

近乎于说,是清冷。

这偌大的菩提殿,放眼望过去,竟连半分春天的影子都没有。戚卞玉抿了抿唇,重新凝望向眼前的女子,心中莫名觉得难过。

她回去,将这件事同皇帝说。

少年天子放下奏折,于案前沉默良久。

终于,他忍受不住了,同姜泠说,带她去一趟江南。

再次听到“江南”这两个字,姜泠竟有些恍神。她想了想,觉得也好。她本就喜欢江南,这朝堂她总归是要还给煜儿一个人的,倒不如离开这喧嚣的京都,去江南过几年安

稳自在的日子。

朝堂政务繁忙,步煜走不开,便让季徵与她一同去。

马车晃晃悠悠,一路颠簸,终于重新踏上了江南这片土地。姜泠走下马车,看着眼前的湿雾朦胧,一时间感慨颇多。

也不知,他们当初的四宝坊还在不在。

似乎读出了她的心声,季扶声笑了笑,同她道:“你放心,有我在,四宝坊如今生意还兴隆得很。”

言罢,他又勾了勾唇,问她:“要不要去看看?”

姜泠抿唇,点点头,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