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嗐,一把老骨头了,也就沾个光。”方红花嘴上这么说,实际都快笑成一朵花。

一手拎着板凳,另一手拿了针线小竹箕的孙老夫郎从家里出来,看见她俩在说话,招呼着:“去坐坐。”

他说的正是村头大树下,太阳出来后,那边有树荫遮挡,没有那么晒,树下还挺平坦,能坐不少人,是村里老太太老夫郎常去闲聊的地方。

“人家忙着呢。”郑老太太笑着酸了一句,又找补道:“兰哥儿两个要去镇上。”

方红花笑着瞪她一眼,说:“可不是,今儿要出门,不得和你们坐了。”

孙老夫郎一听,边走边说:“跟着享享福!今天正好是赶集的日子。”

正说着话,方红花往村后一看,裴厌牵着驴车过来了,连忙说道:“我孙子和孙婿来了。”

她说完转身就进了院子,灶房屋檐下挂了个空竹篮,她取下又匆匆出来,直接在门外等着,要是想在镇上买东西,放进竹篮就好提了。

见裴厌两人渐渐走近,她这才冲着院里喊道:“玉荷!你在家,我走了。”

周玉荷是顾兰时大堂嫂,正在堂屋纺线,听见动静连忙抱起摇篮里的小双儿往外走,出门时顾兰时和裴厌正好停在门口。

看见小侄儿,顾兰时过来逗了两下孩子,果然,比起小锁儿这样的小汉子,还是双儿更文静腼腆,胖乎乎的奶娃娃缩在他娘怀里,用一双黑又大的黑瞳仁看着他。

裴厌扶着方红花上板车坐好,顾兰时同周玉荷说了两句话,也上了板车坐着。

驴车一动,方红花朝着孙媳妇摆摆手:“行了,快回去,外头太阳大,别热着孩子。”

见他们往村口走了,周玉荷抱着孩子才回去。

村子外的路有点颠簸,方红花和顾兰时随着板车一晃一晃,尽管这样,她依旧很高兴。

一进官道,裴厌甩着鞭子,毛驴渐渐跑起来,两侧田地和树林朝后面退。

遇到有集会的日子,路上人比平时多一些,走路赶车的都有。

快到镇子时,驴车才慢下来,这会儿没有年节时人那么多,镇外没有摆摊的,不过看车的陈三儿还在。

裴厌脸上一道疤,个头又高,在人群中很出众,想忘记都难,陈三儿正在路边拉客招揽,见他赶着驴车,上前赔着笑询问要不要放车。

看一眼进镇子的人流,今天是来吃吃喝喝玩耍的,牵着驴车确实不方便,裴厌从驴车前面下来,让毛驴停住,点着头说:“嗯,那就放这儿。”

不过五文钱,空着手去逛的话,连裴厌也能好好转转,顾兰时没有阻拦,自己先从板车下来,又给方红花搭了把手。

放好驴车后,裴厌把半块木牌装好,顾兰时帮方红花提着竹篮,三个人都一身轻快,随着人流就进了镇。

出门前只吃了点米糕,看见上回的馄饨摊子后,顾兰时拉着方红花直奔那边,裴厌跟在他俩身后。

大馄饨一碗十文,贵是贵了点,但裴厌没有犹豫,要了三碗。

顾兰时笑眯眯和方红花坐在他对面闲聊说话,闻见馄饨香味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朝摊主煮馄饨的大锅那边瞅了瞅。

见状,裴厌笑了下,没说什么。

看见别人结账,一碗小馄饨才六文钱,方红花咂了咂舌,说道:“怎么没要小的,吃起来不是一样吗。”

顾兰时笑着开口:“阿奶,大的好吃,肉馅大,吃起来比小的香,听我的,上回我俩吃过。”

既然这样,方红花就不再说什么,直起腰探头去看摊主往锅里下馄饨,手里抓了一把,她也没看清有几个,自己在心里嘀咕,还是等会儿端上来再数数。

顾兰时一心惦记着吃喝,这回来的人少,只有他们三个,想吃什么都行。

大馄饨肉多,煮熟得有一会儿,他又转头去看别的吃食摊子,有卖肉包子的,肉香味顺着风飘过来,还挺香,心想改天买些肉,自己回家蒸肉包子,肉馅更足呢。

馄饨端上来以后,方红花先数了数,低声问顾兰时:“兰哥儿,才八个?”

顾兰时刚往嘴里送了一个馄饨,想说话又被烫到,嘴里含糊嗯嗯两下,裴厌在对面笑道:“阿奶,对着呢,就是这个数,快趁热尝一个,汤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