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7 章 丹药

“南祯?”云夫人笑了:“指望他?他几年都没见官家面了。就是见了,官家也不会赏的。但你放心,自然有人给你家小姐寻血芝去?”

“谁?”桃染愣了一下,顿时反应了过来了:“那位从江南回来了?”

有外人在场,云夫人做了个“嘘”的手势,只是笑而不答。桃染放心下来,安坐了一会儿,只听见红燕匆匆进来了。还披着披风雨帽,显然是出了门回来的。

“吴嬷嬷怎么说?”云夫人说不着急,其实还是关切的,进门就问道。

从来和宫里打交道最难,寻了门路进去,还要等了又等,红燕也是在外面折腾了一天了,进来先灌下一杯茶,又吃了两口点心,才缓过来,解下披风,这才在椅子上坐下来,长舒一口气。

“吴嬷嬷没见到,但小宫女出来告诉我了。”红燕笑道:“说是立了功回来的,官家要赏,一切宫中所有,都随他挑,当然挑了血芝,也真是巧,总共四两,年初宫里给官家制丹药,就用了二两。剩下二两官家本来留着准备赏人用,听说他要,就全给了他了。也亏得是他,这才三月,一年的血芝都没了,换了别人,不被御史参几本才怪呢。”

桃染一颗心落了地,也坐回椅子里,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

“至于吗?当着道长的面,就念起佛来?”云夫人笑她,血芝到手,了却一件大事,她反而说起酸话来,倒也有三分是真恼,道:“哼,官家也是偏心,到底贺大人是亲的,比咱们这些捡来的说话都管用。行了,正好,百年的黄精我也懒得找了,都交给他找了吧。都说大贺弄钱,小贺弄权,我倒要看看,小贺到底有多少权呢。”

-

铜壶滴漏已经响到了戌时,云华殿内,夜色已经下来了,丽妃仍然在偏厅里,一面看着嬷嬷写些赐给命妇们的东西清单,一面和永安公主说着话,永安公主其实不是丽妃所出,母妃早已亡故,是官家体恤丽妃虽然有子,但放在皇后膝下教养,所以把即将成年的永安公主放在她宫里居住,可见荣宠。

如今皇后多病,丽妃资历也到了,所以渐渐接下一些协理后宫的事务,比如这次太后冥寿,京中命妇都备了各色寿礼送往永安寺,宫中自然是要赏赐的,什么人赏什么东西,是门大学问,皇后交由丽妃来裁夺,是大大的荣宠,正好永安公主已经到了赐婚的年纪,所以跟着丽妃,也学点治理内府的学问。

其实今日官家宿在云华殿,丽妃按理是要去伺候的,但贺云章刚从江南查盐回来,君臣自然有许多机密要说,正厅门紧闭着,后宫妃嫔不得干政,所以她就在偏厅等着。等到了戌时,官家才带着贺云章出来,丽妃才赶忙上去伺候官家安座。

“已经天黑了?”官家问道。

丽妃伺候着官家落座,又接过宫女捧上来的茶杯,奉给官家,官家这才道:“永安坐下吧,不用拘束。”

永安公主这才从地上起来,傍着丽妃在睡榻的另一边坐下,中间和官家只隔着一张小茶桌,确实有点民间一家三口的样子了。

“你们在看什么?”官家顺手拿起账本来看,看清后,又失了兴趣,顺手扔下了。

“不过是些赏人的东西罢了。”丽妃笑道:“多亏贺大人江南查回来的东西,不然这次还真是摆布不开。”

贺云章下江南,名义上是查案,其实是查盐,说是查盐也不确切,应该是管家派听宣处查盐,再让贺云章去查听宣处。

捕雀处的名声,听宣处听见也要抖一抖,贺云章一下江南,官员立刻明白,是官家对目前查盐的成果不满意了。所以听宣处的官员也好,扬州盐政官员也好,立刻望风而降,满载而归。丽妃七窍玲珑心,知道贺云章是大胜而归,官家心情大好,所以故意提一句这个。不然,赏命妇才多少东西?哪里用得着贺云章从江南带回来的呢。那可是用来建宫殿修皇陵的巨税,光是官船就用了几十艘。

果然只见官家原本闭目养神,由跪坐的宫女捶着腿,听到这话,就抬了抬眼睛,不无笑意地嫌弃道:“多大点事,还忙到现在。”

丽妃会意,起身离座,摆摆手,跪坐的宫女会意离开,她便侧坐在绣墩上,依偎在官家身边,给他揉捏着肩膀,笑盈盈地道:“臣妾哪比得上官家,日理万机的,这点小事,已经够我费神的了。就比如这赐药的事,一年三节,元宵端午中秋,元宵赐食,端午赐药,中秋赐果,真不知道皇后娘娘怎么周全下来的。偏偏她们又都指着宫中的药,说是格外灵验,几家夫人还为这个攀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