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也解释,康熙为什么对此次主考官的惩罚这么轻,如果真有其事,他大可以雷霆手段,将参与舞弊的官员全部处斩以平民愤,也能杀鸡儆猴。

此次科举多半和康熙说的那样,确实没有舞弊,只不过有人看出其中的规律,将他们罗列起来舆论造势罢了。

想不到有一天她这个经历过现代社会舆论信息爆发、各种营销的人居然也被骗过,这不就是古人的“小作文”,利用阶级对立进行造势,这种做法的成效果然经久不衰。

佟安宁将自己整理的东西交给康熙,说出了自己的感想。

康熙新奇地看着她交给自己的这些数据,眸光发亮,叹笑道:“原先朕还想挖苦你几句,看到你拿出来的这东西,有些说不出口了。”

“呵,您若是要说,那臣妾也不会客气的。”佟安宁扬起嘴角,毫不客气地对上康熙的眸子。

康熙见状,更加好奇了,“你要对朕不客气?”

佟安宁冷哼一声,“臣妾也是普通人,会造成这样的误解也正常,可是皇上,您看了这些,就没有其他感想吗?为什么百姓会信?说到底其中也有不少主考官员的疏忽,您也要负责任,臣妾不否认姜宸英和李蟠的才学,现在看来这两人不适合当主考官,这是您的问题了。”

康熙思索片刻,点了点头,“这点你说的确实没错。”

“还有,臣妾会相信,也是基于臣妾对现在京城风气的刻板印象。就好像在百姓现在的认知力,官官相护,贪腐奢侈风气盛行,事情爆出来后,许多百姓才没有怀疑,恐怕发展到后面,科举舞弊事件就像受贿事情一样越发频繁了。”佟安宁叹息道。

这样想来,虽然舞弊事情是假,但是此事之中,主考官的无能和懒怠,还有对外面舆论的敷衍和漠视,让他们为自己的傲慢和大意承担了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