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安宁顿时有些尴尬地挠了挠脸。

小心思被康熙猜到了,不过佟安宁还是强装镇定,“咳咳……以我和您的关系,怎么可能这样做呢。”

“呵……正因为对你有所了解,朕才不信任你这些的。要不要咱们掰扯一下,你这些年一共改了多少回遗嘱了,朕都专门弄了一个小柜子存放你的遗嘱。”康熙拨了拨她旗头上的流苏簪子。

“……”佟安宁默默控制轮椅远离,等到了安全距离,她才一脸委屈道:“不愿意就不愿意,亏我立遗嘱时还想着你,反正你的江山最后是啥样,你自己开心就好,我肯定比你走得早,到时候也省的糟心。我做了这么多好事,百年后夸我的人肯定多,骂你的就不知道多少了。”

康熙:……真不客气啊!

……

不管如何,虽然条件受限,政策有延迟、贪污腐败严禁不止,但是不得不说康熙的执策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对王朝的掌控令人佩服,虽然不能和后世比,可是现下的各项决定,还是没有埋没官员称颂的“英明神武”这个词。

当然,在这其中,肯定有不少人发灾难财的,因为这次大地震,全国粮价飞涨,持续的余震让不少人心有余悸,一些家境殷实的人选择逃离进城。

甚至也有大臣建议康熙暂时离开京城,先前往盛京躲躲。

第126章

对于这种提议,康熙第一时间严厉否决了,并且让人打了提议的官员十庭杖,他在地震初期,都没有逃离京城,现下岂能因为一些余震,就丢下京师。

若是消息传出去,让天下百姓知道了,恐怕又引起一波朝局动荡。

经过钦天监探测,随着时间的推移,余震频率会降低,他相信终会过去。

除了这件事,索额图最近也不安分。

在余震这段时间,他再次起了立太子的心思,表示立太子是为了安民心,安社稷,说不定上天看到大清朝局稳定,就会降低发怒的频率,也能早日给京城百姓一个安宁。

康熙一开始以为索额图有分寸,只会在朝堂上搞搞此事,没想道他竟然将消息散布到民间,意图让民间舆论给他施压,鼓动数千士绅民众堵到外面,祈求朝廷能早日立太子,安民心。

如果索额图不这么激进,说不定康熙可能会答应。

因为长时间的余震和恶劣天气,不知考验着灾区的民众,也在考验着他。

从地震发生开始,康熙虽然心里告诉自己这不过是一次大地震,是天灾,但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也会失神反问自己,反问上天,他到底做错了什么,要让上天这么惩罚他。

年初的时候,山东、河南等地发生大灾,他也尽心派人赈灾、安抚。

甚至从年初到年中的时候,他接连失去了三个皇子、皇女,自己都不曾怨恨上天,可是现在为何还要给他这般打击。

说实话,在余震频率最频繁的那些日子,他曾经和太皇太后有过商量,想着为了防住意外,要不要立太子,太皇太后也没有反对,其实他们都懂,若是此刻立太子,只有六阿哥一个人选,六阿哥是他和皇后的嫡子,身份有天然的优势,虽然年纪小,但是性格稳重,比起经常调皮的五阿哥确实要让人信服的多。

但是这事只能有他来提,而不是让别人逼迫,随着索额图愈发的紧逼,康熙反而彻底放弃了念想,至于提出“立太子”的主使者索额图,康熙让人关了他的禁闭,没有他的宣召,就待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康熙处置了索额图后,也让后宫众人松了一口气,尤其惠嫔、荣嫔她们,立太子是大事,一旦立了,尤其还是这种大灾年立下的太子,将来想要废太子,更为麻烦,除非六阿哥如他的哥哥承祜阿哥一样的下场。

而且因为立太子这事,皇上和皇后这些天肉眼可见地有了嫌隙,皇上虽然还是经常关心六阿哥,但是对皇后有些生疏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皇上的冷怠,皇后的身体差了起来,又一次带着嫔妃向太皇太后请安的时候,竟然当场晕倒。

经过太医诊断,皇后是郁结于心,加上之前生六阿哥事,伤了底子,现下生活环境又不行,虽说不至于风吹日晒的,和以前没得比,所以身体就恶化了,需要静心养护。

康熙也是无奈,立太子是国事,皇后也是国事,如果在此期间,皇后出了问题,对大清也是打击。

于是康熙不敢再疏离皇后,担心她再出事,基本上有时间都会去看看皇后和六阿哥。

皇后身体不适,宫务不可耽误,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年纪已大,这摊子就落到了佟安宁和昭贵妃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