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现在的清朝正处在小冰河时期,温度更冷。

御膳房一早就熬了六大铜锅的腊八粥。

第一锅腊八粥自然献给神佛祖宗。

第二锅先送到太皇太后、皇太后、皇上和皇后处后,然后分赏给后宫的嫔妃和孩子。

第三锅是送给在京的亲王、郡王、蒙古王爷等皇亲国戚。

第四锅、第五锅则是分赏文武百官。

最后一锅是分给京城的老百姓。

至于御赐腊八粥的味道,象征意义大于事物本身。

不止御膳房有腊八粥,一般的情况下,各宫的小厨房也有,佟安宁就让人做了两锅“量大实在”的腊八粥,满满的小米、芸豆、黍米、大米、高粱米……佟安宁还让人放了桂圆肉、桃仁儿、杏仁儿、瓜子仁、荔枝肉……

说是八宝粥,里面可不止八种谷物,足有二三十种,黏黏糊糊地挤在一起,连搅拌都比较难,舀上一勺子,往下倒,粘在勺子上,跟个浆糊似的,只能使劲撅一大勺子,然后使劲往碗里扔,堆得冒尖尖,有不在乎的人,连筷子都不用,直接啃着吃了。

他们不在乎卖相,冬日能“吃”一碗热乎乎、甜兮兮的腊八粥,能顶一顿饭。

承乾宫自己做的腊八粥,自然每人都要吃上一碗,佟安宁早膳时,见识到了这份“实在”的腊八粥,感觉都快赶上米饭了。

她将筷子插在碗里,立的稳稳的,一点也没有歪,感慨道:“现在我终于见识到这种‘筷立不倒’的粥了。”

秋嬷嬷笑道:“小厨房也是听您的吩咐,所以放了这么多东西,大伙吃的可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