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涵走过去,断喝道:“我看谁敢阻止泄洪!”

家丁们都认识李涵,看到江王李涵走过来,下意识有些害怕,但很快恢复了嚣张:“江王殿下,你要知道,这里是淮南,您之所以能在淮南站得住脚,都是因着淮南节度使的援手,而淮南节度使的大舅子,便是我们王郎君,我们王郎君每年给淮南节度使的捐赠,便够将士们粮俸的两分了,你若是得罪了我们王郎君,便是与淮南节度使为敌!江王殿下,您好生掂量掂量罢!”

李涵冷笑一声,道:“你知道我是江王?”

家丁一时迷茫,不知李涵为何突然这般发问。

李涵脸色发冷,声音凌厉的道:“尔等一个小小的家仆,竟敢如此与本王说话,既你如此讲究尊卑,那好啊,本王今日便教教你规矩。”

“来人!”李涵下令:“把他的舌头给我割下来。”

“是,殿下!”

“你们要做什么?!我可是王郎君的家仆,我是王……啊啊啊啊啊!!!”

惨叫的声音扩散在磅礴的大雨中,很快被一声叠着一声的雨水浇灭,消失的消无声息。殷红的舌头掉在地上,被大雨冲刷,再多的血迹也化为乌有……

李涵冷冷的扫视着众人:“本王今日便是要从这里泄洪,一应后果,本王一力承担!来人,泄洪!”

“是!”

“不能让他们泄洪!拦住他们!”

一时间,王家的家丁和江王军冲突在一起,不止如此,还有赶来的淮南节度使,淮南节度使大喊着:“都是自己人,不要打!不要打了!快分开他们,分开他们!”

淮南节度使显然是来做老好人的,但是双方冲突的很厉害,谁也不肯相让,雨水太大,场面一度混乱不堪……

“报——!!”

神策军冲入营地,大喊着:“大将军,淮南灾区有异动!”

郭郁臣拿了鸿翎急件,立刻急匆匆往幕府大帐而去,李谌就坐在幕府之中,正在批看文书。

郭郁臣上前,伸手捧着鸿翎急件,道:“陛下,淮南灾区有异动!”

李谌接过鸿翎急件,将移书展开,上面写着李涵的军队与淮南节度使的军队产生了冲突,缘由是李涵想要用淮南节度使家里大舅子的田地泄洪,而大舅子舍不得田地,于是双方产生了分歧。

李谌眯起眼目,将鸿翎急件转交给其他人阅览。

郭郁臣蹙眉道:“如今灾情严重,陛下,还请出兵援助!”

“这话不是这样说的大将军,”有人反驳道:“叛军李涵之所以可以在淮南立住脚,正是因为淮南节度使的援手,如今李涵与淮南节度使产生了分歧,正是朝廷的好时机啊!趁着叛军与节度使分裂,一举拿下淮南,永除后患啊!”

“可是!”郭郁臣道:“陛下此次前来淮南的目的,便是赈灾,如今洪水凶猛,淮南的重灾区一直没能完成泄洪,这样耽搁下来,还要死多少难民?”

“陛下,小不忍乱大谋,难民虽然可怜,但若是不趁机拿下叛军,一旦真正开战,又将有多少将士死在战场上啊陛下!”

主战派和主赈灾派两边都有道理,谁也不肯相让,李谌坐在幕府的龙座上,眯着眼睛,听着他们争吵,眼底里多少有些不耐烦。

正好是午膳时间,刘觞带着膳夫们在门外等待布膳,便听到里面的吵闹声,仿佛菜市场一般。

刘觞实在没忍住,探头道:“赈灾与镇压叛军,冲突吗?”

刘觞站在幕府外面,但是营帐的帘子是打开的,因此他也不算是偷听,众人回头一看,看到是膳房的膳夫,均是露出不屑的目光。

刘觞又问:“冲突么?”

“你一个小小的膳夫,懂得什么?”

刘觞笑道:“我一个小小的膳夫都知道的道理,各位高贵的士大夫不会不懂吧?淮南灾情严重,若是陛下此时出手镇压叛军,的确事半功倍,但耽误了赈灾,便会失去民心,而且这种兵不厌诈的法子,放在一般将才身上,那是不拘小节,若是放在天子身上,便是背后偷袭,尤其江王还是在赈灾途中被偷袭,这种事情传开,难保不明事理的人如何诟病天子,然……”

刘觞话锋一转,道:“若是陛下先出手赈灾,淮南的民心便是陛下的,如此一来民心所向,也是一种事半功倍,收服叛军的法子,不是吗?所以小人才说,赈灾与镇压并不冲突,只不过是先后的问题,但这个先后若是搞错了,民心向背,万劫不复!”

“大胆!”

“放肆!你一个小小的膳夫,竟口出狂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