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页

于是姑娘可怜兮兮地从兜里掏出一枚铜钱,恋恋不舍放在说书人的面前。

姑娘白天听书,晚上便哭,哭声绕梁三日绵绵无期,扰得四下街坊以为闹了鬼。姑娘每夜每夜地哭,哭出来的泪水汇聚成河,流到了桥底下,引得水长船又高。

于是终于有一天,姑娘哭瞎了眼。前来医治的大夫问她为何而哭。她道是那说书人的故事太悲凉。大夫又问她现下为何而哭,她说一想到听不到故事了,她就难过。

大夫说你是瞎了,又不是聋了。

姑娘只是暂且地失明,大夫再三嘱咐不能再哭了,再哭眼睛就永远没有恢复的可能了。

姑娘瞎了眼,出门多不便,她不再每日都去听书。然而一个雨天,雨水嘀嗒嘀嗒敲打着屋檐,姑娘拄着拐杖,忽然想去天桥底下听书。

她刚出了门,便被什么东西绊倒了。

姑娘捡到了一个侠客,她想他应该长得好看。

于是姑娘为了这个侠客,放弃了说书人,放弃了自己梦里的一双儿女。

侠客是个哑巴,从来不开口说话。他有时离她很远,有时离她很近。但姑娘就是喜欢这个侠客,她常常朝他的方向看去,用她无神的眼睛。

姑娘的眼里总有眼泪,怎么会有人如此爱哭,泪水似人间的春雨绵绵。附近有庙会,姑娘想去看,她说自己眼盲心不盲。侠客寻了根竹棍,他牵着这头,她牵着那头。

庙会人多,河流下小船悠悠,姑娘听见了戏文,想来应是水袖半遮掩,佳期如梦中。

“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隔帘只见一花轿,想必是新婚渡鹊桥。吉日良辰当欢笑,为何鲛珠化泪抛?此时却又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