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页

沈玉晦看了眼四周的难民,他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沉声道:“会!”

“这批粮食是安伯侯夫人命人送来,只会用来救济难民!”

他话音甫落,四周顿时寂静,然后下一刻,就掀起一阵喧哗,四周难民痛哭出声,有人朝沈玉晦的跪下,不断磕头给他们道谢。

络秋见到这一幕,不由得转身抹了把眼泪。

沈玉晦低声对她说:“谢谢你们。”

沈玉晦很清楚,只凭他自己,是很难拿到这些粮食的。

商人重利,嫂嫂有钱,她的身份也同样代表了权利,也只有她出面,才能轻而易举地换到这么多粮食。

络秋恭敬道:“小公子言重了。”

沈玉晦看着那长长的粮食队伍,疲倦的脸上也终于有了抹笑。

半个时辰后,络秋终于赶回府邸。

苏韶棠见到她和钟谦空手回来,挑挑眉:“粮食交给沈玉晦了?”

络秋点点头,心有余悸道:“夫人您可不知道,那群难民见到粮食时,就好像狼看见肉一样,眼都直了。”

顿了顿,络秋低声感慨了句:“小公子真不容易。”

安仁县不如衢州城大,苏韶棠听沈玉晦统计过,县中难民应该有两万人左右,这一批粮食足够安抚难民一段时间。

救济粮自然不可能让人吃饱,一日一顿饭,就能够让那些难民感激涕零了。

络秋忙忙道:“周大哥让我们带了几位大夫回来。”

苏韶棠眼睛一亮,不得不说,周鸣是真的聪明。

她只是要了药材,他就立刻猜到她是担心水患后的疫情,甚至安排了大夫随行回来。

安仁县的大夫不多,周鸣这一举动,让苏韶棠松了口气,当即道:“安排好这些大夫的住处。”

安仁县陷入忙碌不断,沈玉案也终于率领军队赶到了渠临城。

同时,一封信从京城转而送到。

这封信就是沈玉晦传回京的那封,兜兜转转好久,才送到沈玉案手中。

沈玉案看完,脸色就是一变。

松箐一直跟着他,见状,不由得问:“侯爷怎么了?”

沈玉案捏着信纸的骨节分明:“衢州遭遇了水患,城中遍布难民。”

松箐骤然哑声。

侯爷刚将夫人送去衢州,结果就得知,衢州有灾情?

按时间来看,夫人现在已经到了衢州一段时间了,这封信来得可真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