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页

所以,这个小厂子虽然小,虽然是地州小县城来的,但很受欢迎,只是碍于生产规模上不去,产量跟不上,所以销量也不突出。

当然,至于销量这种保密问题,任何一个厂也不会跟她说,她是找胡文静了解的。胡文静在百货门市部,她哥哥又在商业局,想要打听一点也不是难事,只要不是拿去做违法犯罪的事儿,这也不犯法。

有了这么多数据的支撑,安然依然觉着不够,她必须再了解多一点,就是每个厂的竞争优势,毕竟这些以后都是她工作单位的竞争对手,知己知彼嘛。

一纺主要是棉布和棉纱布的精炼、漂白,比较传统,跟阳三棉差不多,无功无过,是现在很多大型国企的样子。

二纺主要是配合一纺,做一纺产品的进一步深加工、精加工,譬如轧光、起绒、染色和印花,尤其是条绒和碎花,是这个年代非常受欢迎的产品,就连安然自己家也买了不少。

东方红,业务种类非常之多,效益好,厂子规模大,像棉布、涤纶、锦纶、腈纶这几种偏化工纤维类的布料都是他们的主产品,当然,更有一种家喻户晓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产品就是——的确良!所以要说挣钱,这才是书城市纺织界的扛把子,光厂房规模就有三万多平,工人两千多人,这还只是厂房规模,而不是占地面积,正在筹备中的新厂拢共所有用地加起来还没人厂房的三分之一,这就是差距。

红星自不必说,优势很明显。

而益民嘛,产品种类更加单一了,主攻棉线和混纺线,而且规模不大,就只是刚刚够维持本地妇女同志针线用量的程度。

安然光笔记就做了足足两本,更何况还有各种优劣分析,产能估计,生产规模、厂址从空间、时间、环境、民众喜爱度、价格等各个维度的对比,又做了两天。

孩子们每天回来看妈妈这么认真,连带着自己也更认真。等安然理出成稿思路的时候,十二月已到下旬,正是整个书城最冷的时候。

第94章 三更合一

1980年1月3号, 星期四,天气阴。

经过一个月的准备,安然终于等到面试的机会, 一大早天还没亮她就激动得自个儿醒来了, 昨晚一直激动到一点多才睡着, 现在又早早的醒来,虽然睡眠时间不足五个小时, 可她精神特别亢奋。

作为总是家里第一个起床的人,宋致远眠浅,再被妻子一双火辣辣的眼睛盯着,居然难得的开了个玩笑:“我的妻子, 需要你的丈夫吗?”

安然踹他一脚, “滚!”

两个人笑嘻嘻的起床, 洗漱好分工协作,一个叫孩子起床, 一个做早饭。

自从附近村子里有人养奶牛后, 安然就养成订牛奶的习惯, 每天订五斤,四个人正好够喝。

五斤的量其实挺吓人的, 一般人喝一杯就够了,可小野喜欢这种奶兮兮的东西,自从听说喝牛奶补钙能促进身高发育后, 她巴不得把牛奶当水喝, 拦都拦不住。

一天至少两顿,早餐一大杯,晚上睡前半大杯,有时中午回来也要来一杯, 安然不多买点还供不上呢。

因为她买得多了,天冷也懒得跑,村民就直接送货上门,正巧被萧若玲李小艾看见,也都说要买,她们条件好,不仅孩子喝,大人也能喝。

再加前院的彭晓丽和兰花嫂家,约上另外几个条件好的有孩子的,都买。

反正一斤也就两角钱,还没孩子们的汽水贵呢!

汽水喝了不长个,但牛奶就不一样啊,哪个当妈的不想把钱花在刀刃上呢?

有了牛奶,早餐就更简单了,煮几个草鸡蛋,或者鸭蛋鹅蛋,红薯放烤箱里一会儿,热一下牛奶,宋致远做得轻车驾熟。

安然叫起俩孩子,穿衣服找鞋子袜子,找书包,漱牙洗脸,好一个兵荒马乱。刚收拾好家里就飘出一股香甜的红薯味儿。

吃好出门的时候,天还黑着。

把孩子送到学校,宋致远去了所里,安然把吉普车开回来,这才有时间洗头洗澡换衣服。虽然宋致远说不用她送,但她一个人在家里睡又睡不着,还不如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脑子清醒,稿子忽然就自个儿能在脑海里动起来一般。

对于稿子,安然是一个礼拜前彻底完稿,用这一个礼拜背的。限时十分钟的稿子,其实也就是三四千字,前提还是得语速快一点。

要让小野背一篇三四千字的演讲稿其实估计也就半天,可老母亲安然不行啊,没天才的命就要比天才勤奋努力才行。一个星期翻来覆去滚瓜烂熟,现在已经能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了,安然一面换上很多年前做的米白色的套裙,里头穿上肉色的连袜裤,再配上杏色粗跟鞋,把头发盘至头顶,露出光洁饱满的额头,再画个淡妆,整个人就收拾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