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页

马忠向雷远微微躬身:“将军还记得么,当日攻伐南中蛮部的时候,邓范便好行险着,他的险着屡屡得手,那是因为蛮夷粗蠢无知,而内部又松散混乱。曹军岂是蛮夷可比?自家行险策击敌倒也罢了,把主将和数万同袍置于险地,我以为,这不是为人下属的妥当做法。”

雷远问道:“德信的意思是,姑且退兵为上?”

“水火无情,不得不谨慎。数万人的性命安危,不能寄托于某一项冒险。”

雷远负手踱步,陷入沉思。

过了会儿,他道:“然则,我军若退兵,后继的影响太大。德信,你明白我的意思么?”

“将军是说,我军若退,曹军却未必决堤放水。曹操说不定安然于南阳登基践祚,我方统合两州之力发起声势巨大的进攻,竟受阻于传闻中的水攻,未免沦为天下人的笑柄。只怕诸多心向汉室之人,也要怀疑我们兴复汉室的决心和诚意。再者,荆襄、南阳曹军说不定大举转入关中。这一来,大王在凉陇一带必定承受沉重压力,更不要提进取关中了。”

“你说的没错。那么,怎么办?这后继的责任,谁来承担?”

马忠颓然叹气:“此举本是无可奈何,不能强求。但若有人以此苛责将军……”

马忠陷入深思,其余将领、僚属一时无人应声。

如果说此前众人想到的,只是退兵避水,雷远和马忠这么一问一答,所有人都想到,其影响远不止眼前的战术层面。

且不论曹操怎么想,站在汉中王的立场上,对荆襄的攻势既是对曹操意图篡位的政治回应,也是对汉中王谋划凉陇关中的军事策应。无论在政治、还是军事层面,荆襄之战都有必须要打的理由。

如果雷远贸然退兵,立即就引起这两个层面的动荡。雷远怎么向关羽,怎么向汉中王交待?雷远这一退,关羽后继又如何行事?还有任何办法能对襄阳造成威胁,进而吸引曹军的么?

这背后千丝万缕的复杂局面,不是武人能轻易想得清楚;而想的清楚人,简直不敢多想。

雷远不动声色地关注部属们,只见寇封愕然,句扶皱眉,李贞抓耳挠腮,马忠凝神苦思。

过了好一阵,土岗下方有脚步声轰鸣。那是寇封的部属们正在经过。上千将士红旗招展,队如长蛇,急速向前替换王平所部。

雷远向前几步,微笑着向走过身边的将士们颔首示意。队列中时常出现他的熟人,那就打个招呼,开几句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