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页

雷远与刘封是老交情,老朋友了。刘封出镇房陵的时候,还特地拜托孟达到宜都联络,希望获得雷远的支持。

后来雷远在江陵与诸葛亮、关羽相会,也曾隐晦地问过。在这方面,诸葛亮和关羽两人的态度很一致:请伯昇安心待在东三郡,一点都不要心急。

既如此,彭羕在做什么?作死么?

顶着诸葛亮和关羽的不同意见,冒着与我雷续之为敌的风险,硬要抬举刘封?玄德公对彭羕信任不假,重用不假,否则他也不会成为有资格参加机密军议的大员之一。可他就将这信任和重用,消耗在挑起内部的争执上?

曹氏还占据天下三分之二呢!这么早就想这些?

雷远的几句反问,已经将他的态度表达清楚,彭羕却也不急。

他沉声道:“续之将军你还不知道。伯昇已经向汉中王发出奏书,请求归宗,复为寇氏子了。刘封只能困居房陵,寇封呢?”

“什么?”雷远一惊。

彭羕继续道:“以寇封将军的资历、威望,难道不值得重用?难道不足以支撑荆州的东线?伯昇与续之将军是老朋友了,所以我此来,是代表伯昇恳请续之将军。”

“恳请我什么?”

“不敢说请续之将军襄助,但请续之将军稍稍自抑,使伯昇能在荆州有一个施展的机会。日后,伯昇必有回报;续之将军但有所求,伯昇也绝无不允。”

雷远继续叹气。

原来很快就没有刘封,而只有寇封了。用这决绝办法来解决难题,雷远倒是真没想到。这非刘封所能决定,恐怕是不少人反复谋划的结果。

雷远也不明白,如果自己果然在成都盘亘,刘封又该怎么从负责东三郡防务的副军将军转任荆州。想来,这伙人总有自己独到的办法吧。

或许在彭羕看来,刘封解除了汉中王义子的身份,却还保留着父子的情份。兼之刘封又英武强悍,颇得元从将校的喜爱,所以奇货可居,堪为一个小派系的门面,补充彭羕这些自恃才高却乏资历的不足。

可雷远再清楚不过了,刘封的善战也就止于某个程度。当日关平、刘封、霍峻等人与雷远一同射猎的时候,谁有几分斤两,聪明人早就看出来了。何况雷远还有前世的记忆,记得刘封守上庸数载,最后与孟达闹得形同水火,把东三郡整个丢给了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