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页

幕僚自去安排。而夏侯惇立马于道旁,看着将士们一拨拨地进城去。待到城里的民伕开始出来为留守在外的骑队修建营地,他才稍稍催马,预备进城歇息。

当他策马从城中大族首领身前走过的时候,忽有十余骑从城北奔行过来,为首一人夏侯惇认得,分明是于禁的扈从首领。

夏侯惇精神一振,隔着老远就大声发问:“你们是从六安来的?六安那边情况如何?”

那扈从连忙禀报。

夏侯惇听完以后,只觉荒唐。

“你是说,于文则在六安既不曾见到那雷远的部下,也没见到江东之兵?”

“是。所以我家将军遣我轻骑南下,探看灊县的情形。我家将军已经整顿了六安的精锐数千人增援夏侯将军,这时候已经在半路上了……今晚必能赶到灊县。”

这速度真是快到了极处,看来于禁是拼了命想打好这一仗。

之前的计划也确实是如此。如果于禁在六安没有发现敌军的踪迹,那就证明灊县的使者有诈,雷远所部一定在夏侯惇的行军路线上埋伏,准备来个以逸待劳。所以于禁须得立即整顿六安的兵马南下支援夏侯惇,与夏侯惇两面挟击破敌。

这个计划简直完美无缺。

唯一的问题是,夏侯惇在灊县,也没有见到敌军。

“于将军确定六安那边无事?会不会敌军潜在六安城外,就等着守军南下,然后乘势夺城?”夏侯惇勒马在原地绕了一圈,忽然想到一个可能。

于禁的扈从答道:“将军,六安是庐江北部经营多年的重镇,不仅城中戒备森严,城外还广布哨卡、望楼,有巡逻队反复探察周边平原。既然于将军说,没有发现敌军,那就是没有敌军。”

“可是……”夏侯惇欲言又止。

敌人既不在六安,也不在灊县,他们去哪儿了?

数万大军如此紧急调动,这是许都和邺城都要惊动的大事。哪怕以夏侯惇的地位,也需要向曹公有所交待,至少得击退相当数量的敌军,重新夺取庐江北部的战场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