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页

有些心思细密的,忽然想到,难道刘季玉也有了归附曹操的意思?想到这里,不禁脸色发白。

刘备不动声色:“原来如此,那可要多谢刘益州的好意。荆州上下,只知道以顺讨逆,旌善伐恶,至于下场,倒也不必特别担心,怎也能名书竹帛,为后人传诵。倒是益州……如此天府之国里,竟没有愿意扶助汉室、力挽狂澜的贤臣?”

“愿意匡扶汉室的贤臣,自然是有的,数量还不少。”法正应声道:“怎奈,留给贤臣的时间不多了。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好事,大家还是跪伏为曹公臣虏,比较妥当。”

刘备凝视着法正,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第0286章 英主

当天的会议很快就结束了。

虽然会议的内容如何,参与的每个人都三缄其口,但某种特殊的气氛还是在公安蔓延开去,又渐渐传播到荆州各地。

那种气氛中,既有将要面临强敌的紧张感,又有文臣武将们对建功立业的渴望,还有最底层的百姓们对未来的忧心忡忡。

但这样的气氛与玄德公无关。他是荆州之主,是誓要讨曹灭贼,规复汉家秩序的英雄。既然玄德公已经下定决心,部属们就必然要为之抛头颅洒热血,而百姓们,终究只是被驱动、被号令的一群人。

在当天会议之后,玄德公并没有发布任何相关的命令,而是召集不同方面的人员,不断咨询、规划。会议的规模有时候较大,有时候只有寥寥三五人,而诸葛亮、庞统和法正三人,始终在内。

数日以后,左将军府再度发出人事擢升的命令,以诸葛亮、庞统并为军师中郎将。

这条命令发出之后,廖立惆怅的表情怎么也掩饰不住,任谁看了,都忍不住想要安慰他几句。

而原本单独一人位居所有文臣之上的诸葛亮倒是很坦然,在任命发布后的当晚,一贯忙于案牍不辞辛劳的他较早离开了左将军府,在自己家中摆了一场小宴,与庞统畅谈一夜。

次日诸葛亮按照原定的行程,再度前往临烝,这一次,他额外获得了督四郡军民事的头衔,成了事实上的荆南四郡负责人。

于是众人也更加明白,孔明的地位一如往常。严格来说,诸葛亮并非玄德公的幕僚,而是荆楚士人的代表,是玄德公与地方的纽带。随着玄德公将精力投向西面,诸葛亮在荆州的地位只会越来越稳固,执掌的权力也越来越重。

而庞统则在左将军日常所居厅堂以外获得了一处单独的厢房,他埋头在内整理核查种种军务上的数字,新设立了各种名目的卷宗,把地位较低的幕僚们迫得团团乱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