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页

鲁肃愁眉苦脸,深深地叹气:“孔明,你害苦我了!”

吴侯这么做,看似是对鲁肃的信任,把两家之间谈判的重权托付给鲁肃,其实,却是把鲁肃当成了若有万一时的替罪羊。

以孙刘两家当前的局势,吴侯的眼前亏是吃定了。可待到若干时日以后,没有人会想起当时的险恶局面,大家的怒火,只会发泄给负责谈判、达成退让协议之人。吴侯不能做这个人,那么,责无旁贷的便只有鲁肃了。

“孔明,不要再说什么荆州,那绝不可能……玄德公究竟想怎么样,你说点实在的吧!”鲁肃摆出破罐子破摔的架势。

在这个时候,鲁肃眼中的诸葛亮笑得就像一条可恶的狐狸。

“那我可就说了?我这番话出口,可就容不得子敬敷衍咯?”

鲁肃涨红了脸:“你且说来,我有什么可敷衍的!”

对孙权的想法,诸葛亮和刘备早就推测得一清二楚。孙权虽然略微缺乏些战场搏杀的历练,可是单以统合文武、割据一方的才能来说,无疑是天下间少有的雄主。

这样的雄主,绝对不会受情绪的控制。他所表现出来的一切,都是伪装出来的假象。而在他内心深处,永远有着最冷静的盘算。所以,他一定会退让的,在孙权心里很明白,这一次,只有付出实际的利益才能满足玄德公,他也愿意付出。

可是,吴侯又不愿意承担折损利益的责任。

他和玄德公不一样。玄德公是经历过无数次失败、百折不挠的英雄。他身边的部属们,早就已经见多了失败,那些失败就像是铁锤和火焰,锻打出了部属们身上的杂质,让他们坚定而不可动摇。

吴侯却不是。江东基业起自于他的兄长,起自于那些随同孙破虏、孙讨逆南征北战的将士们,吴侯在这些文臣武将面前,其实是很虚弱的。

越是虚弱,他越不能表现出虚弱,他绝不能让自己成为被臣下们攻讦的对象,他一定得是英明神武、绝不犯错的主君。

那么,怎样才能既使得玄德公获得利益,而又使吴侯英明神武依旧呢?

诸葛亮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他起身提着坐席,小步趋至鲁肃身边,将坐席放下,然后与鲁肃并肩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