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页

后面的队伍还在陆陆续续赶至。千百年来,此地都人迹罕至,唯有极少数的药农和行商才会经过这条道路,穿行于深山之中。

由于道路年久失修,许多地方已经坍塌得不成样子,常有碎石绊脚,行于其上,往往得左右闪避。有时路边还会有巨岩凸出,迫使行人侧身闪过。

雷脩的尸身安放在用枪杆编结的简易木架上,由两名士卒前后抬着,前行便渐渐艰难。落脚处的碎石偶尔滚入道旁弥漫雾气的深崖中,立即就看不见了,也听不到回声。

雷远一手攀着山道旁的枯树,一手托着木架,让抬着木架的士卒稍许轻松些,使木架尽量平稳地越过窄道。木架从眼前经过时,雷脩栩栩如生的面容就在雷远眼前,使得雷远眼中一酸,几乎又要掉下泪来。

但他并没有时间沉浸在痛苦之中,在队列后方忽有人叫起来:“小郎君,你看!樊家兄弟过来了!”

雷远扭过头便看见了他们。樊氏兄弟正从大家的来处狂奔而来。这时双方隔着一道深谷,绕行距离还很远,但能看得清楚,他们的人数比出发时少了几个,剩下的也都很狼狈。就听他们大声叫嚷着:“快跑!快跑啊!曹军追来啦!”

即使明知是他们作态,那嘶哑的声音随风回荡着,也叫人心生凛然。

木架子猛地大抖一下,几乎导致雷脩的遗体往山谷倾倒。两名士卒惊呼一声,看看雷远,吓得脸色惨白。

“不要慌。”雷远用力把斜出的木架推回去:“继续走,往前二十步,给你们留了隐蔽的地方。”

他转身回去,借着枯树的掩护凝视后方的山道,右手比了一个手势。

在他身边的王延从腰间拔出一杆红色小旗左右挥舞。这是早就约定的信号,所有的将士们立即往山崖间的阴影退缩进去,隐藏起了身形。而预计将要投入作战的甲士们开始作最后的准备。

果如樊氏兄弟所说,过了没多久,曹军就出现在了雷远的视野中,先是影影绰绰的队伍,然后逐渐清晰。

这支曹军排成了极长的队列,沿着狭窄山道行进,粗略估计,大约有两百人。他们全数都是不着甲胄的轻兵,因而奔行时步履轻捷,几乎没有扬起尘土。但雷远看得出,他们的步伐散乱不齐,缺乏军队行进所特有的节奏感,人与人的间隔也或长或短。他们已经非常疲惫了。

这是必然的。曹军需要排除横栏在山道上的巨木,所以出发的时间比雷远等人要晚许多。能够这么快地赶到这里,证明他们根本没有休息,完全是凭着对胜利的渴望倍道疾驰。或许在曹军看来,贼寇们既然主动撤退,那就必已丧胆;而樊氏兄弟的诱敌也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很好。当敌人最后再狂奔两里山道,来到眼前的时候,就是将之击溃的最佳时机。沿途的两处隐蔽所在,各已布置了数十名身披重甲的战士,他们将会把曹军切成三段,令之首尾难顾,进退两难;然后与返身杀回的本队配合,用最凶猛的白刃格斗予曹军以沉重的杀伤!

雷远深深吸气,手掌覆上了刀柄,慢慢握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