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页

“不见,先把他们引往客驿,朝中敕令抵达后再见。”

郭元振从来也没有拿人手短的觉悟,闻言后便摆手随口说道。这些胡酋们聚众来见,又送胡姬美姝,自然是有所恳求。但所恳求的却并不是要免除他们今秋征役,而是希望能够增加征役的名额。

这看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事实却正是如此。陇边秋收之后,气候直转严寒,牧业自然也就陷入了停顿,许多部族劳动力便闲置下来,没事可干,但饭还是要吃的。

部族人口就是那些胡酋们的私人财产,看到这么多的壮力干吃饭无产出,心里自然难受得很。往年如此也就罢了,可如今陇边商事兴盛,他们部族物资都能进行灵活变现,便更加不舍得浪费,自然要想办法把这些闲余人力打发出去。

应募官府征役,官府会替他们养活这些劳力,同时应役还能抵消一部分贡赋份额,这些胡酋们对此自然是热心得很。就算繁忙的劳役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劳损减员,可留在部落中没有充足的物资供给,也不能保证所有部众都能挺过漫长寒冬。

这当中的弯弯绕,郭元振也是通过与那些胡姬们深入接触才了解到。原本诸胡部积极响应征役,他还沾沾自喜、觉得是自己人格魅力使然。了解到这一点之后,自有一份被人占了便宜的羞恼。

虽然不接见那些胡酋,但郭元振也没能留在堂中休息,很快一匹快马驰入州府,通知他速往州境驿站去迎接并护送方从长安返回陇右的噶尔家赞婆。

第0911章 蕃使横死,赞婆归乡

赞婆这一次返回陇右,所享受的待遇颇高,朝廷专门派遣五百名内卫精卒沿途护送,且责令沿途州县给予食料供给,并派遣州治官员于州境之内出入引送。

之所以给予赞婆如此优厚的待遇,主要还是因为不久前发生的一桩凶案。

由于吐蕃在未与大唐达成共识的情况下便出兵过境、侵扰到了西康当地的安定,所以大唐君臣也是怒不可遏,朝廷不再与吐蕃商讨外事问题,直接将吐蕃的使者们屏退朝堂,并责令其限期离境。

但吐蕃这些使者们离境之后,却没有按照朝廷发给的驿程路线赶路,翻阅秦岭后竟然直接绕道川西的西山生羌领地。结果这些人便遭到当地生羌部族的袭杀,当场便死亡多人,剩下一些幸存者也都不知所踪。

对于吐蕃使者们的遭遇,大唐当然是深表遗憾,但对此也是无可奈何。首先这些蕃使并没有按照大唐发给的路线赶路,沿途州县就算想做引导关照也做不到,其次他们所遇害的西山区域,本就是大唐与吐蕃之间的争议地带。

所谓生羌,就是不曾入化、不受约束的蛮夷部落,无论是大唐还是吐蕃,都不能掌握其确切的部族讯息。而且这一次蕃使入唐,其中一个议题就是援引垂拱之前的边务局势,提出松潘以西的西山范围因为旧时曾经归属吐谷浑,依例应该属于吐蕃的势力范围。

吐蕃提出这一点,大概也是想效法大唐在西康的操作,想要通过西山阻挠陇南的唐军继续向南渗透。但是由于蕃使遭到驱逐,这一议题自然也就没有讨论出什么结果。

不过吐蕃既然提出这样一个说辞,那就意味着起码在吐蕃看来,西山应该不属于大唐的羁縻势力范围。如今蕃使横死在西山山岭之间,大唐对此除了抱歉也实在没有什么可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