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0页

正统历史上的苏鸣岗,的确是科恩的密友。

科恩作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远东的开创者,不仅仅对爪哇采用了铁血的屠杀政策,还对华人在巴达维亚采取了笼络政策。

其中苏鸣岗这样的人物,就是笼络对象之一。

并且,还设置了汉人领袖,这个职位叫甲必丹,他代表汉人,与荷兰人对接,展开商贸交易合作。

张春来继续说道:“不仅仅苏鸣岗会站在红夷人那一边,巴达维亚不少汉人商人,可能都会站在红夷人那一边。”

孙传庭表示赞同他的话,因为有不少汉人商人,一手参与建立了巴达维亚,与荷兰人合作,这些年赚得盆满钵满。

他们自然担心朝廷收回巴达维亚会影响到他们的利益,最不希望当今局势有变化的就是他们了。

第1311章 狗皇帝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对于苏鸣岗那类亲和派,他们最大的经济来源是通过南洋贸易体系与西方做买卖。

这句话如何理解?

南洋的贸易体系,其实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市舶司就是唐朝时候设置的,只不过那个时候的中原王朝的主要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还是比较穷的蛮夷之地。

唐宋时期,贬谪一些官员,就是往南方贬。

例如韩愈被贬官到潮州,韩愈为潮州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苏轼,被贬官到惠州,苏轼则在惠州吃起了荔枝,还跟京城的官员写信说卧了个槽,这里的荔枝真他妈的好吃,多谢你们把我贬官到这里。

结果京城的那些高官一看苏轼都被贬到那个鬼地方了还这么嗨,于是又把他贬到南海的儋州。

可见那时候,南方沿海是很荒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