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6页

“他说他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自由的世界,而不是被……被……”

“被什么?”

“被皇权压制的世界。”这句话,刘德才说的很轻,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说出来。

明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

世界的近代史在明朝开端,大航海在明朝拉开序幕,欧洲的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荷兰,在明朝时代建立。

而明末,受到大航海空前的影响,商业的空前繁华,以及行政机能日益崩溃使得明朝逐渐从大政府退化成小政府,进而失去了对言论的控制。

以至于,言论竟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官员们在朝堂上骂人,下野后,就开始著书立传讽刺朝政。

儒家在明末其实已经走入死胡同了,它没有解决饥荒,不能解决战争,更不能解决日渐扩大的财富差距,最后,连朝廷的财务危机,也束手无策。

许多知识分子,已经开始对儒家有反思,对君主专制有反思。

例如正统历史上,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这三个人都算是君主立宪派。

黄宗羲是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

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帝制国家,到清朝,这个过程中,皇权都是不断集中的过程。

最开始的秦汉,有权力极大的丞相,丞相开府而治,百官去丞相府商议国家大事,丞相既是政令的策划者,也是执行者,还是决策者。

后来汉武帝为了遏制丞相的权力,才开始建立内朝。

而到了隋唐三省六部,丞相的权力已经从一个人身上,分到三省多个人身上,相互制衡。

到了明朝,朱元璋干脆把丞相给废掉了,所有的正规流程权全部集中在皇帝身上,哪怕是一个小县里要杀一个杀人犯,也要报到北京,由皇帝亲自在名单上打勾,才能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