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6页

孙传庭仔仔细细审问了这三个人,从这三个人口中得到了一些他从未听说过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也大多流于表面。

他们也不知道首领是谁,在何处,更不知道丁在年在什么地方。

只是说,这个首领,要推翻皇帝的暴政。

八天后,一份完整的汇报送到了崇祯的桌前,是孙传庭写的奏疏。

当然,孙传庭还给军委会写了一封信,很简单的内容,广州城的叛乱已经平定,人都拿下了,李逢节被他斩首,现在人头挂在广州城示众,以震人心。

李逢节之死,显然并不简单,他成了一个导火索,在军政体系中爆发了。

甚至引到了行政体系中。

为什么这么说?

孙传庭没有权力杀李逢节。

没错,孙传庭是没有权力杀两广总督的,即便他是南部战区的督师。

就像历史上,袁崇焕也没有权力杀毛文龙一样。

他最多只能把李逢节绑起来,押送到北京,由军督府出面做调查,军事法庭审讯,最后根据证据来判刑。

但孙传庭直接把人给杀了,这显然引起了军委会里面一些人的不满。

例如军督府的一把手黄得功,他愤然说道:“陛下,孙传庭擅作主张,藐视军政法规,臣请求陛下立刻传孙传庭回北京。”

边疆大吏在外面,本身就是一件极其敏感的事情,现在孙传庭还砍了李逢节,这等于说触动了北京许多人的神经。

别忘了,当年卢象升在锦州城也砍了吴三桂。

当然,这事还牵扯到行政体系里了,因为李逢节的引荐人是韩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