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0页

顾炎武说道:“李相,我倒是在辽东与王徵接触过一段时间,老实说,我心里也比较担忧。”

“此事牵扯重大,消耗的钢铁数量不少,一旦没有任何成果,你今日在大殿上说的话,怕是要被人翻出来……”

“这事我是知道的,我也做好了心理准备。”

“现在没有什么人相信铁路能真的成。”

“等着看吧。”

铁路制造局,火器走私案,看似两个没有联系的事件,就这样在朝堂上引起了议论。

由于权力架构的改制,倒是没有什么人敢上奏疏弹劾李岩了。

但私下议论的却不在少数,甚至有人故意大肆渲染顺天府铁器价格暴涨,已经有不少农民买不起农具,从而推断出今年顺天府农业必受影响。

一股暗流在涌动,眼看着从北京西站到遵化的铁路已经铺设完成,连火车都已经摆在北京西站,大家越来越期待火车开跑的那一天。

李岩作为进入内阁的年轻官员,身上有太多光环。

当年河南新政,后来的上海府建立,都是他一手打造的。

他进入内阁那一刻开始,就有人猜测,他未来可能会成为内阁首相,主宰中枢。

在众人看来,这一次,他在御前会议上公然说为了支撑铁路网的搭建,要再次放开铁器的冶炼,无疑是一种政治赌博。

若是火车能成,他必然再添政绩,若是不能成,他是要背责任的。

像李岩这样的人,自然是有无数双眼睛盯着的,拉他下台,也是无数人想的。

于是,最近不少人都开始打听北京西站的情况。

有人甚至亲自跑过去,隔着远远的观望火车站。

还有人开始挖民间冶铁的那些丑闻,例如有民间的商人私自开采铁矿,瞒而不报。

总之,表面平静,暗地里却暗流涌动。

尤其是吏部侍郎成基命,都已经准备给李岩记上一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