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1页

典型的就是宋朝冶铁技术大幅度提升,促进农业大发展,进而导致商业繁荣。

但商业繁荣之后,钱就加快流通了。

民间的借贷也随之变多。

例如宋代的交子、会子,当时可是国际货币,南洋和日本不少人跟宋朝做生意,都是用交子、会子结算的。

到了明代,粮食产量更高,尤其是南方,商业非常发达。

以至于后世的课本上会委婉地提到,资本主义萌芽。

在这种情况下,金融业其实会更加发达。

例如明朝的钱庄、票号,还有朱元璋时期就发行的银钞。

那么问题来了。

商业的本质是什么?

是交换,交换就是流通。

只不过物品与物品之间有差别,于是人类就发现了没有统一的货币来证明物品交换的合理性。

换句话来说,货币是商品流通的媒介。

而地域与地域之间的隔阂是靠什么打通的?

没错,就是靠流通。

按照这个逻辑,其实隔阂是可以依靠同一种货币的使用而打通的。

当两个不同的地方,都使用同一种货币,这个两个地方就可以自由的做买卖了,不就通了吗?

即使语言暂时不通,可相互为了赚钱,语言是可以学的嘛,文化是可以适应的嘛!

就像一个漂亮妹子和你没有共同语言,但是她使用你的钱,你们不就有共同语言了吗,你们不也就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