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5页

第1031章 未来的世界第一大城

不过,这事其实还涉及到贸易逆差的问题。

如果大明朝的东西卖得好,自然是不缺银子,会有大量的银子流入进来。

但是总得以防万一吧。

而且未来从海外进口的东西太多太多。

并且,想要推行大明银钞国际化,手里必须有足够的金银储备。

银钞得和金银挂钩,至少这个年代没有石油这玩意儿。

如果金银储备不够,谁愿意接受银钞?

十一月初十,北京下了一场小雪,一切都显得干净、清丽起来。

在黄宗羲的带领下,李岩带着从上海府过来的一些官员以及三个民间商人,参观了北京制造局刚制造出来的蒸汽机。

这三个民间商人分别叫王兴来、刘慧文、钱常松。

为什么是这三个人?

这三个人以前其实是普通小商人,被李岩选中,重点在上海扶持。

王兴来现在是上海棉织业的大老板。

刘慧文则是运输业的。

钱常松则是茶商。

上海府之前还没有开放,他们是怎么赚到钱的?

对辽东和天津。

例如棉织品几乎全部运到了天津和辽东这两个地方,作为战略储备物品到了军队里。

明军穿的棉衣中就有一部分来自这个王兴来。

这三个人,可以说是李岩现在在上海府扶持得最成功的三个人。

他们这一次到北京来,其实也是崇祯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