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5页

朝堂大臣们这种担忧,绝对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没事找事。

自古以来,兵权都是极其敏感的。

按照大明朝的规矩,调兵的最终拍板人必须是皇帝本人,否则一切私自调兵的人,都视同谋逆。

即便是司礼监签字盖章都无效,必须皇帝本人的“皇帝信宝”。

并且还要以皇帝的名义发布讨伐诏令。

可现在都没有,就一个司礼监签字盖章了,就发到了辽东,这种粗暴的流程,简直让北京城所有的官老爷们都睡不着觉了。

十月三十日这一天,军委会就被围堵了。

从内阁、六部九卿,到各个新政衙门的官员,全部到了。

这些人比那些催更的读者更可怕,他们将军委会围堵得水泄不通,要求孙承宗自行辞去元帅的职务。

廷议之后,大家一致推荐英国张维贤担任。

七十好几岁的张维贤,一听说那些扯犊子的家伙把自己拉进去了,差点没有跳起来过去一人一巴掌。

张维贤当然不想去。

现在这种敏感时期,谁碰谁完蛋,他只想老老实实做个老透明。

可大家不让啊,十几个重臣跑到英国公府,连拖带拽,将英国公硬拉上车,然后将他强行送到皇宫内的军委会衙门。

在这个大雪纷飞的下午,一百多名官员就聚集在这里,站在雪地里。

用韩爌的话来说:边关的事边关去想办法,但这权力架构的事关乎朝堂纲纪,今天天王老子来了,也得有个交代。

有人说这是新派和保守派的一次交锋,保守派趁机搞事情。

还有人说,军委会的确越权了。

只有被强绑过去的英国公才知道,这事不是看起来的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