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0页

所以,接下来崇祯让孙承宗开始办一件事。

秘密征调兵源。

给蓟镇、山海关、宁远三个地方调动不同数量的军队。

以及定量化给从上海补给辽东粮食。

同时,在大沽口分设一个临时调度港口,为以后战争突发做预备。

这件事是绝密,毕竟皇太极在北京还是安插了不少探子的。

皇太极并不知道,崇祯已经开始主动打他的主意了。

他当然不知道,他现在沉迷在他的新政成果中。

几年的新政,皇太极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无论是火炮还是火枪,或者粮食,财政收入,都大大增加了。

而且因为迎来了孔府的人,皇太极在辽东儒士们心中的地位节节暴涨。

反倒是崇祯这个中原正统皇帝,被辽东的儒生们骂得左一个暴君,又一个昏君。

皇太极也在筹划着,最新消息回报说北京的粮价已经恢复了,这让皇太极百思不得其解。

皇太极召见了所有人,专门成立了一个专项讨论组来讨论关于这次北京粮价下降的原因。

皇太极这段时间,将张凡写的《宏观经济学》、《国富论》翻了无数遍。

粮价回调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明朝朝廷想顺天府投入了大量的粮食。

皇太极恼怒地说道:丫的狗皇帝哪里来的那么多粮食?

众人讨论了几天,口水都说干了。

有人说是山东省调来的,有人说是南直隶调来的。

可问题是,一下子几千万两银钞投下去,就算从山东省和南直隶抽调粮食也不可能填补得下来。

那可是几千万两啊!

据说北京又开启了新一轮的新城区建设计划。

皇太极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崇祯是从哪里弄来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