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0页

崇祯七年的崇祯皇帝,24岁。

听到这些数据,史官们一定会认为他是一位开盛世的文皇帝。

但实际上,他也是一位武功卓略的武皇帝。

崇祯元年皇帝亲征草原,击败林丹汗,逼退进犯草原的皇太极。

崇祯二年,收复漠南蒙古,收复辽东重镇广宁。

崇祯三年,再次击溃三万建奴大军,取得辽河大捷。

崇祯四年,清扫东南叛党。

同样是崇祯四年,亲征大同,彻底征服漠南蒙古,使漠南草原全面纳入大明管辖,北庭都护府的地盘空前扩大。

崇祯五年,北府之战、元上都城之战、张家口之战,辽东半岛之战,全线大捷,义州军镇建立。

初步实现对皇太极的三线包围战略,全面压缩建奴战略纵深。

崇祯六年,大明海军出战击溃叛军周可言,再战击溃荷兰人军舰,拉开了大明海洋时代的序章。

在他的文治武功之下,大明朝迎来了空前的时代。

朕树敌无数,却未逢对手。

在十里秦淮、春风柔情的东南,他们说圣道儒生,永远不会臣服新政。

在金戈铁马的漠南蒙古,他们说尊贵的成吉思汗后裔永远不会臣服。

在光刀剑影、尸山血海的辽东,他们说黑土地上的勇士有吞吐天下之志。

在火炮纵横的东南海域,他们说荷兰人的舰队是海域霸主。

现在,他们无话可说。

他们畏惧朕,就像畏惧雷霆和死亡的自然力量。

朕乃皇帝,秉神器而统四海八荒。

年轻的皇帝扫视一眼,他精力旺盛,身姿挺健,目光锋利。

在他的新政之下,曾经的浮夸之风被强力打压。

大明朝的意识形态被拨乱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