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页

北京早已投入运作半年。

显然,徐光启在它上面做了一些调整,不过是微调,加固机架本身,耐用性更强了。

南直隶的纺织业本身是大明朝发达的地方,民间有大量的纺织厂。

而南京制造局一直停留在制造香皂、香水、洗发水卫生纸等产品上。

现在这东西被送过来了,只要机器一开,肯定能压着那些纺织厂打。

不过崇祯的目的是真的压着那些纺织厂打么?

当然不是!

它是要把市场的商品价格打下来,并且用一种野蛮的方式,让市场更新换代。

商人们受到冲击自己会想办法的,布匹价格被打下来了,老百姓是受惠的。

“工人呢?”

“昨日便招募了120人,工人的数量也无问题,按照皇爷的吩咐,优先从万花楼的女子里去挑选了,这些女子学习纺织的确很快。”

“开动新的纺纱机,给朕将布料的价格打压下来!”

“皇爷放心,只要织造坊的新纺纱机开始运作,南直隶的布料价格会大降。”

不多时,便有人来通报:“陛下,柳姑娘来了。”

“让她进来。”

柳如是小心翼翼进了乾清宫:“奴家拜见天子,万岁万万岁。”

“河东君不必生分,给河东君上茶。”

“谢陛下。”

崇祯直言不讳道:“最近一段时间看报纸了么?”

崇祯找柳如是来,可不是闲着蛋疼,而是另有目的的。

什么目的?

自然是从她这里了解一些舆情的方向。

柳如是是一个对读书人特别崇拜的女子,喜欢儒家文化。

如果她的观点都有所改变,就说明舆情引导真的在发挥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