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页

他们一来便跪在地上:“草民拜见天子,万岁万万岁。”

“你叫什么名字?”

“回陛下,草民施藏海,家族历代为朝廷造船。”

明代的官方工匠主要分两类,一是工部和内务府管辖的工匠;二是军户,军户中有军匠,例如临时建造军防,都是用军匠。

工匠在明代属于贱籍,贱籍的社会地位很低,一般都是代代相传,不能从事别的行业,基本上都是子承父业。

例如施这个字就是施工的意思,这个姓则代表祖上是工匠,大概率是盖房子的,可能中途有子孙专业做木匠、船匠。

官方的工匠还包括江南制造局的绣工、织工,还有景德镇的官窑,印刷厂的工匠等等。

这些都是大明朝的国企,虽然一辈子不能干别的,不过至少有饭吃,有衣服穿。

而眼下皇帝已经下令废除贱籍,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后代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可以去从事别的职业了。

不过古代的产业比较少,工匠们也乐得做官方的受益人。

显然,这位施藏海便是祖传的官方造船匠。

而且他的祖上,曾经在太祖和成祖时代,造过海船。

那个时候大明还没有海禁,漕运包括河运和海运,海运的船只多达5000艘,而且体积非常大,从东南出海,运输粮食,抵达辽东。

崇祯道:“朕来问你,这海船是你亲手造的?”

“是草民带着人亲手造的。”

“如果朕给你加派人手,朕要50艘这样的战舰,多长时间可以造好?”

“回陛下的话,如果人数充足,8八月时间可以造出来。”

崇祯一听,顿时心中的阴霾尽数散去,却依然表现得风轻云淡:“你此话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