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页

朱棣一寻思吧,还是迁都吧。

迁都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一、金陵洪武旧臣太多,而且朱棣毕竟是篡位,在应天府杀了不少人,心中总感觉应天府的人天天在背后说自己。

二、当时北边的边境并稳定,北平还需要重兵把守,但鉴于自己篡位成功,朱棣是不可能再派一个大将或者藩王去镇守北平了。万一到时候这个藩王再来一次靖难之役怎么办?所以出于帝国内部军事平衡的考虑,就把都城迁到了北京。

三、篡位后的朱棣,是想建立一番功业,才掩盖篡位之实质。所以,他当上皇帝后,一生都在亲征,将蒙古人打得也是东躲西藏,大明朝在他的治理下,疆域、文化、经济都达到了巅峰。

但是有一个问题。

南京毕竟是朱元璋定下来的,而且朱元璋的陵墓就在南京。

做儿子的总不能说,走,咱迁都,金陵就降成省府吧?

这是大逆不道啊,下去后万一被朱元璋一顿毒打怎么办?

而且迁都也要安抚好之前的旧臣吧。

所以,就干脆南京依然保留六部,洪武、建文的旧臣官位并没有降低,大家也没有意见。

但是,从此帝国的权力中枢就北移到了北京城。

大明朝有一个非常奇葩的现象,只有开国皇帝朱元璋一个人的陵墓在南京,大明朝其他皇帝(建文帝除外)的陵墓全部在北京。

往后的皇帝呢,那是必须尊重南京的,谁也不想把南京撤掉,因为那样是对不起祖宗。

可张凡不同啊,张凡是后世人,他脑海中就没有这个概念。

对他来说,南京的六部,就是个累赘,不但没有作用,还容易搞事情。

例如南京的户部、兵部和吏部,都是有实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