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页

崇祯这么一说,张嫣立刻就明白过来了,她震撼地看着皇帝:“这……”

这商业还能这么玩?

这是神奇啊!

皇帝脑子里到底装了多少稀奇古怪的东西?

崇祯思索着,现在银行的局面是稳定下来了,等着今年将大明制造局的产业扩宽,银行将会出现良性增长。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两个月就过去了。

宣府的案件也开始收尾,九边的军饷都已经全部下放下去,军政改制的第一枪,威力倒是不错,至少震慑住了不少人。

兵部的官员慢慢也都补充齐了,崇祯只是看了一眼,也没有多说什么。

那么接下来要做什么了呢?

要开动印刷机印钱了,因为接下来崇祯将会颁布一道指令。

什么指令?

凡是在北京雅兰堂(北京制造局制造的商品全部会放到雅兰堂)购买东西,必须得用银钞。

这两个月,陈子龙没干别的,天天就躲在皇宫里。

皇帝在这里成立了一个专门的银钞印刷中心,银钞都是在这里印刷的。

这段时间,银行要提前准备。

准备了多少呢?

大概100万两银钞吧,先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来排队兑换。

第378章 银行崛起

转眼已经是崇祯三年的二月二十日。

这一天,购买雅兰堂的商品一律必须用银钞,这个政令不仅仅贴满了大街小巷,还登上了大明日报。

大臣们完全没有反应过来,当得知已经发布出去后,不少大臣差点原地爆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