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页

哟呵,你们倒是死了的鸭子嘴硬啊!

崇祯双手叉腰,一副朕今天为了让你们掏钱,奉陪到底的架势。

这可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这是新学与儒学之间的斗争问题。

蒸汽机是新学的产物。

崇祯道:“传统的筒车运水灌溉是利用了河流的水流动力,诸位爱卿刚才也看到了,蒸汽机是不需要水中有水流的,它只需要加入木柴和煤炭,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刚才的操作,就可以把水运输上来。如果各位觉得水少了,等抽完一部分水,可以把出水阀门关上,重新按照刚才的步骤再操作一遍。”

“我们做过测算,半个时辰可以操作3遍,理论上一天可以操作72次,每一次抽出来的水大约有5000斤,一天可以抽出36万斤水。”

“灌溉一亩良田需要的水是1万斤水,也就是说一台蒸汽机一天可以灌溉36亩田,一个月可以灌溉1080亩良田。”

皇帝仔仔细细算着这些账,听得大臣们一愣一愣的。

大臣们心里不爽,这皇帝真的是不让人活,一笔笔账算得是清清楚楚,你这不读圣贤书,专门搞这些歪门邪道,不是圣君所为啊!

算下来,崇祯道:“蒸汽机最大的好处还并仅仅是提高了抽水的速度,更重要的是节省了许多人的劳动力。”

可能这个时候跟大臣们说节省劳动力,他们还不是很理解,一旦进入商业社会,就能切身感受到劳动力的宝贵了。

当然,崇祯这套算法是比较理论化的,实际情况肯定有损耗。

例如路程的问题,水离良田远近的问题。

这些需要嫁接起竹木筒或者其他设备来解决。

但是这种办法肯定是比传统的筒车抽水要广泛试用的。

例如在陕西的米脂,就去无定河附近抽水,在那里放五台,每日每夜抽,反正五台蒸汽机放在那里也不需要多少人去照看。

别看这些方法土,往往最接地气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最能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