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页

“朕建议你去宣府、大同去转一转,了解当地的实情和其中的利害关系,再做这份计划,朕不希望在执行的时候出现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侯恂是一个谨慎且沉稳的人,他说道:“陛下放心,臣给的计划,必然都是经得起推敲的,臣也会去摆放陈大人(宣府巡抚陈新甲)和马大人(大同巡抚),以及耿大人(山西巡抚耿如杞),一定了解到实际情况后,再起草计划。”

“好,你办事,朕是放心的。你记住一点,和蒙古人交易,近十年都没必要赚太多钱,你好好跟那些商人说说,他们这一块赚不了多少钱没关系,朝廷在其他方面不会亏待他们。”

“是!”

侯恂心中一动,立刻就猜到皇帝的本意了。

这并不是做生意,而是搞外交。

但他毕竟是传统士大夫,还没有看到另一层。

茶叶、丝绸、陶瓷、香皂,现在利润压倒很低,确实对外交有很大的帮助。

但一旦后期,大明步入商业社会,产能提上来了,不必涨价,利润也将会进一步提高。

尤其是生活消费品,这是典型的高频次消费,走薄利多销路线的。

刚刚把侯恂安排完,崇祯就接到了河南来的消息。

什么消息?

河南洛阳县的知县弹劾新政督察御司使李自成的奏疏,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师的。

弹劾的内容就是新政督察御司使李自成骄狂跋扈,在洛阳县胡作非为,几天之内就惹得天怒人怨了。

崇祯笑道:“不错,效果很好。”

对这份奏疏,崇祯怎么处理?

留中待发!

意思就是朕当什么都没有看见,让事态先发展一会儿,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就是这么个意思,要等李自成把水彻底搅浑,把那里的官员和乡绅都彻底惹怒,这场戏就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