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页

崇祯不表态,他想先听这几个人怎么说,再做决定,做完决定就去执行了。

“温体仁呢?”

“陛下,臣赞同阎大人的说法,喀喇沁部是蒙古诸部中,离大明最近的部落,在名义上,也是朝廷的藩属,即便局势有变,也对我们还是有优势的,切不可大动。而且喀喇沁部是蒙古诸部中,种田最多的一个部落,和咱们相似度极高,饮食自然很类似了,可以在粮食上多做交易,尤其是和他们鄂托克的首领做交易,和他们建立深厚的利益关系,来巩固联盟。”

“孙阁老呢?”

“陛下,老臣也赞同两位大人的话,以不变应万变,这大半年双方已经通商了,既然如此,就加大通商。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要尽快加强宣府和北庭都护府的军防了。”

崇祯点了点头,微微蹙眉道:“几位爱卿深得朕意,你们说的都是正确的,但是还没有说到最重要的事情上,孙阁老已经点到了!”

“请陛下明示!”

崇祯道:“阎鸣泰,对于战争,《司马法》是如何说的?”

阎鸣泰道:“国虽大,好战必亡。”

“你为什么只说上面一句,下面是什么?”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没错!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崇祯站起来,一只手紧紧握着腰间的三尺长剑,“大明的九边是为了防御北方蒙古,将敌人挡在了长城外面,这些年,战争都发生在辽东,关内是没有战争的!”

“大明的军队已经忘记大规模的会战是怎么打的了!这也是朕为何让李邦华整顿新军,成立监察院的目的!”

皇帝锋利的目光落在三人身上,道:“喀喇沁部的色棱为何有异心?温体仁,你来说说。”

“因为他想借助皇太极夺权。”

“嗯,你又只说对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