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页

为了不惊吓到老百姓,崇祯带着二十几个人到了牛家村的村口。

他打断了前面几个人的闲聊,对一个老汉道:“这位老丈,请问大明日报报社怎么走?”

那老汉微微一怔,观这少年郎气质不凡,一看就知道是有钱人家的公子,客客气气道:“这位小官人,咱没有听说过什么大明日报报社,不能帮到您。”

崇祯心头一沉,果然啊,保定府的地界没有大明日报的影子,保定府和顺天相接,容城里固安县也就几十里路。

但这里的人却连听都没有听说。

更别说还在西边的真定府了,也更别说其他省。

大明日报也推了一个多月了,顺天府都没能出去。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各地的官员都不愿意推行大明日报。

崇祯又问道:“朝廷不是有旨意,每一个村都设立一个大明日报报社点吗?”

“从没听说过,倒是前几天有人在前面的墙上写了一些字,但后来被人推倒了,也不知道是什么。”

“对,什么大明日报,咱从没听说过,那是什么?”另一边一个年轻小伙子接过话,“和咱们有关系吗?”

崇祯又是面色和气道:“这位小哥,今年的税政已经废除人头税,按照田产来交,你们知道吗?”

这下本来坐在地上的一些人立刻站起来,围过来,那个老汉道:“小官人,你话不要乱说哦,这官府的税什么时候这么收过了,咱们怎么不知道?”

新政颁布也有半个多月了,保定府地界的老百姓居然还不知道?

这真是操了蛋了。

崇祯手背上已经鼓起青筋,握住马缰绳的手都加大了力气,但面色依然和蔼:“朝廷这个月刚颁布的消息,村头的邸报没有写吗?”

即便没有大明日报,邸报总该有吧?

邸报就是古代贴在墙上的公文,一般都是朝廷下发到各地的文书,各地官府都要通知下去。

古代的中央朝廷发布政令都是通过邸报。

“咱们村里没有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