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页

“这……”

“另外,将这些书,用白话文再译一遍,老百姓看不懂文言文。”

崇祯又补充道:“咱们要充分发挥老百姓的力量,要让老百姓自己积极主动掌握更多的农业知识,学会使用宋爱卿制的这些新型农业工具,前提就是老百姓必须会认字。”

“遵旨。”

崇祯提示了一下:“形式不必拘泥,什么样的都可以,下放到村里,找专门的负责人,不干别的,就教百姓识字,每月定期四次大课都没问题,不要与农忙搅和在一起,将百姓识字这件事纳入到官员的考核中。”

“遵旨。”

“另外,朕要将邸报变成报纸,印刷出来卖,卖便宜一点,大家都买得起,上面可以刊登朝廷已经签字过的政策,让商人们也早些知道,朝廷要与商人相互配合,才能兴国,这件事就交给礼部去做吧。”

温体仁连忙道:“遵旨!”

说完这些事,大臣们在一边也都各自记下来了,崇祯又道:“水泥呢?水泥如何了?”

徐光启道:“回禀陛下,水泥制造局已经竣工,第一批水泥明年正月过完了可以生产出来。”

“好,水泥出来了,第一条路就从北京修到蓟镇,朕要先把顺天府的路全部修好,以后无论是调兵还是商业,都是事半功倍!”

“遵旨!”

“水泥路的修建这事,就单独再成立一个司吧,就叫交通司,先修水泥路,以后看能不能提拔成交通部,暂且先这么定。”

大臣们是越来越佩服这位少年皇帝了,安排事情环环相扣,每一件事都不是随随便便做的。

都是以后的利国利民之策。

“陛下圣明。”

“行了,今日朕还要与她们一起用膳,就不留你们了,改日朕再请你们吃朕做出来的火锅。”

大臣们连忙站起来道:“臣等先告退。”

大臣们刚走到门口,崇祯突然道:“对了,军屯的事,既然京卫的卫所也废了,顺天府就不再设军屯了吧,以后京卫不种田,专心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