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页

初版的《军事法》也拟定得差不多了。

接下来崇祯干了一件什么事呢?

设置了一个军委会!

第145章 强军之道

军委会这个词,大臣们一听有些懵逼。

但慢慢一想,还是大致能明白意思的。

很显然,这是进一步加强对军队的管控。

军委会下分属有兵部、监察院、五军都督府。

这个改革也明显是从京畿开始,并未牵扯到地方的卫所,也没有牵扯到九边。

兵部在这里面的角色就是调兵和后勤。

实际上兵部的调兵奏疏必须上到内阁,由内阁审批,再到司礼监签字生效。

五军都督府就是指挥作战的部门。

相当于崇祯的参谋部和指挥中心,一旦打仗的时候,五军都督府除了做战略部署,还要派出武将领兵打仗。

本来五军都督府在土木堡之变中被打废了的,以后大权旁落到兵部。

现在崇祯这么玩,就是想将指挥权重新划归到五军都督府。

为什么要这样做?

兵部都是文官,过分的让文官去指挥打仗就是在扯淡。

明朝历史上经常出现外行指挥内行的奇葩现象,本来一场战争绝对胜的,硬生生被文官给打废了。

鉴于前唐武将割据,大明让文官掌权也算合理,但现在崇祯的这一套,即让文官不干涉军队的指挥作战,也基本消除了武将私有化的可能。

为什么?

武将割据,无非就是将军和士兵长期待在一起,将军可以私自招募士兵。

但现在不可能,募兵一律兵部来。

监督军队一律监察院来,有军事法庭做威慑,有宪兵做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