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页

他们就是想让皇帝知道,改革是有很大阻力的,

文官可比勋贵要难缠多了。

勋贵生活奢靡,大多数继承家业,都是不读书的货,文官能在京师做官的,哪一个不是人中龙凤?

别看这些官员品阶不高,他们可都是京官,十几年后,必然能入主枢机。

就说那项煜,在历史上,后来成为崇祯的太子的老师。

他家里又是苏州巨富,钱财无数,有钱的话,在官场上可以说是如鱼得水。

而他们这些人,背后当然站着身段更高的人。

这就是大明朝的政治博弈,大佬们都在后面,让小虾米先冲出来试试水。

崇祯心中难道不清楚么?

他当然知道,不然不会如此果断直接杀了。

他就是要告诉背后那些人,谁敢阻拦朕改革,谁就去死,没任何商量!

接下来几日,整个顺天府都陷入一种紧张的状态。

吏部开始统计各部衙署的人,开始酌情提拔新人到岗。

到岗的人,皇帝一律全部批过。

经历了这件事后,京师之中,暂时没有人再敢议论银行新政了。

但是这件事的影响,却才刚刚开始,它的政治影响很快便传播到别处。

例如江南,那项煜的家里便是苏州巨富,得知自己的儿子被皇帝杖毙,苏州表面不敢说什么,但私下却在大骂皇帝昏庸残暴。

苏州,项家。

一个中年男子一身锦罗绸缎,穿着得雍容华贵,他皱着眉头,低声怒道:“那暴君实乃桀纣转世,昏聩无道,吾听闻朝廷最近竟然要改革税制,凡100亩田地以上者,每亩1石纳税!”

这中年男子名为项方仁,便是项煜的父亲,听闻自己儿子在京师被皇帝活活打死,心中悲痛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