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页

他当然知道!

这就坑爹了,你们作秀就作秀,偏偏就跑来拿朕的新政做作秀的祭品,要牺牲朕的新政给自己博政治名望?

对这种行为,崇祯是大袖一挥,让他们跪,跪到死为止!

这局面大有万历朝东林党们与万历帝死刚的趋势。

万历朝发生了什么?

因为国本之争,就是福王那档子破事。

万历皇帝想立福王为皇帝,东林党们不同意,就组团和皇帝硬刚。

这里面自然就被一些有心机之人利用了,大家一起去政治作秀,一大批人加入东林党,逼得万历皇帝最后不得不退让。

那些加入对抗的官员,后来都得到了升迁。

看看吧,这就是大明朝的奇葩所在。

这是政治里面的畸形风气。

不过,你以为真的只有中低阶官员参与,还是误会了。

后面的高阶大臣们反不反对银行之策?

当然反对,例如韩爌这种官员,通政使,正三品大员。

通政使是什么官?

百官奏疏皇帝,不是直接给皇帝的,由通政使传达给内阁,内阁写建议,司礼监批复。

内阁下达新政,也是通过通政使下达给百官。

如此重要的官员也反对,可见六部、九卿等衙门,几乎没有什么大佬会同意。

他们之所以不敢站出来,是怕丢乌纱帽,毕竟他们的乌纱帽比那些低阶官员的乌纱帽要值钱的多。

似乎大家就达成了默契,你们去跪着,以后上面有重要位置空缺了,你们就有机会了。

最好是谁在皇宫门口大吵大闹,冒死谏言,被杖刑,打断腿,留的清名,以后六部九卿的重要位置,少不了。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