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页

他这样说的目的,很显然就是要把事情揽过来,不给李邦华机会了。

这件事督察院已经介入进来,完全可以放到无限大,再加上李邦华府中管家一事,可以将李邦华踢出京师。

只要李邦华走了,所谓的京卫改制,便会被废掉,基本也就没戏了。

以后他李守琦该拿钱的照样拿钱。

崇祯道:“孙爱卿,你有何高见?”

军务方面的事情,关键时刻,肯定要孙承宗出来稳定局面的,阎鸣泰在关键时刻找军粮是把好手,但要他公正严明处理这件事,肯定是带节奏。

新成立的监察厅,相当于把一部分兵部的权力分走了,你说阎鸣泰会不会帮李邦华?

孙承宗出列道:“陛下,事关重大,老臣以为可以推选以为阁臣出来调查此事,与此同时,确实可以从京卫中调一部分兵力去蓟镇,做紧急防控。”

崇祯点了点头,他从孙承宗的话里听出来了几个层面的意思。

一、李邦华现在要避嫌,不仅仅是军务的问题,家里的管家欺压百姓,如果不做任何处理,怕难服人心。

二、这件事事关军务,本该兵部的人来调查,但李邦华是兵部的人,所以也要避嫌,兵部退到一边。

三、由一位德高望重的阁臣出面来调查此事,尽快弄清楚来龙去脉,以免影响到京卫的整顿事物。

“那孙爱卿,依你看,谁适合?”

孙承宗道:“以臣看,刘大人比较合适。”

他说的刘大人就是东阁大学士刘鸿训。

崇祯一听就乐了,还是孙承宗老辣得很,刘鸿训是个直脾气,大概是这满朝文臣里,为数不多想办正经事的阁臣了。

刘鸿训出列道:“臣愿意前往!”

“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