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十世禅 山里不听宣 1938 字 2023-02-06

他以前也发现了这里,却不曾多想,今日才后知后觉地明白过来,那里就是西荒,就是他曾经蛰伏了万年的地方。

原来,在耆阇崛山上就可以看到西荒。

原来,西荒是没有雪的。

可在他的记忆里,西荒曾经下过一场很大很大的雪,下了很多天,那是他第一次见到雪。

伏?回想着在西荒的那些日子,冰天雪地之中,忽然迎面飞来一只黑色的蝴蝶,蝶翼映着日光。他心头一动,抬起手来,于是那只蝴蝶停落在他的手上。

那只黑蝶陪他一起安静地待在寒风中,过了一会儿,大雪纷扬,那只黑蝶又振起两翼,迎着东边日光,向着更远的地方飞去了。

伏?在耆阇崛山上,不知看了多少场鹅毛大雪,观了多少回的赤海红霞。

有一日,他百无聊赖地坐在石头上,像往常一样出神地看着大雪。

倏尔,他的身后足音跫然。

他蓦然回首,故人立于雪中,容颜依旧。

十三万年前的箫声淌过岁月长流,仿佛又回到了耳畔。

(全文完)

(祝大家新春快乐)

--------------------

本章的喜宴贺词有借鉴。

顺便解释一下,本文设定里,神、佛、魔都是更高维度的,对其他的存在是降维打击,不能轻易到三界里扰乱秩序。上古时候伏?和其他魔会随便入侵三界,是因为魔本就无视法则,不受任何规则束缚,但是伏?皈依后,自然就开始守规则了。

第188章 完结后话

全文里,佛道两教的设定都有参考和借鉴,借鉴佛教的更多一些,但整体背景设定是架空原创的。神佛齐驱,魔修逍遥,这三者最强,人界同样自古存在,后来才有仙界和妖界,仙界高于妖界,这一切设定都是为了方便展开人物故事。

文中的世尊、释尊、佛陀,都是同一个人,就是我们平时所理解的佛祖,也就是释迦摩尼。

那罗耶这个人物是完全虚构出来的,他的身份是真佛,构思人物时有借鉴一些佛教里的阿难尊者,但是只借鉴了一点点,毕竟我对阿难尊者知道的也很少,文中提及的石桥禅、摩登伽女,这两个是与阿难有关的故事。主要是我对石桥禅非常喜欢,佛门中人的爱情,在我的理解里就是如此,化身石桥,不为人知,无声等待数百年,只为喜欢的人在身上走过。

耆阇崛山就是灵鹫山,灵山,确实有这样一座山,但本文单纯地借用了山名,山上所有的描述都跟真正的耆阇崛山没有关系。须弥的部分设定参考了佛教,场面是我根据西游记构想的,因为佛似乎是无形无相无色,无处不在,应该不会有那种罗汉菩萨佛集聚一堂的场面。

山海经或者别的典籍里,龙的初祖可能是孟章或者应龙,本篇文不参照这些,只遵循文中所设定的,伏?就是龙的祖宗,伏?这个人物也是完全虚构的。在印度佛教里龙属于畜生道,并且是大鹏金翅鸟迦楼罗的食物,文里虽然有描写到天龙八部,但佛教对龙的设定不用于本文,本文的龙,实力和地位都属于至高至尊。

最后伏?归入梵天,这个梵天是想指代一种佛境,一种更高的境界,更高的一重天,和佛教对梵天的定义也没有关系,佛教中的梵天是一位创世神。

那罗耶说的但愿送一轮明月,借鉴于当代作家林清玄老师的短篇作品《送一轮明月》,当中禅师对小偷说的一句话“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寓意是把美好的品质送给对方,同时月亮在佛教里也有佛性的寓意,所以借用了林老师的这一句话。

本文的章节名全都节取或借鉴自古诗,我想分享几句很有禅意的诗。

第九世标题。

出自唐代鸟窠《无题》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译文:

人的生与死都毫无痕迹可寻,不知道我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向哪里去。人从生到死,只有一件事是相同的,就是都无法摆脱迷惑。何必再在意这空虚不实的人生中的事情,这大千世界、人生都像是一场梦。

最初世标题。

出自宋代《嘉泰普灯录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