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页

马玲玲窘迫的低着头,低声说道,“我不挑剔,队长随意给我安排就是。”

这意思表达的很明显了,她不挑剔也不嫌弃,服从队上一切安排,所以五块钱的贴补她是不会出的。

这表态也就跟蒋文明一样了,只不过两个人虽说态度一样,但本意并存在不同,蒋文明那完全就是不愿意给,不想让别人占他的便宜。

而马玲玲则是家里的条件很有限,虽然她是从城里来的,可城里人不代表都很有钱啊,她家的兄弟姐妹多,就靠着父母的工资养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她哪里舍得每个月花五块钱就为了让自己吃好喝好啊。

见此,秦跃进也不想多说废话了,“行,那就尊重你们每个人的决定,服从安排的就等着我的指令安排,你们三人先跟我出来吧,正好院里来了不少的乡亲,我问看看他们的意思。”

这次每个生产队都强制性的接收了几个知青,上面安排的任务必须要处理好了,不然下次开会问起来,也是自家生产队丢脸。

过去的那三年饥荒,不仅乡下的农民们难过,这城里人的日子也难熬,城里人是有钱没粮,乡下是没钱没粮,但胜在乡下人都是紧挨着大山的,好歹还可以在山上找口吃的。

听说饥荒过去后,城里闲置的很多无业青年都纷纷在街上游荡了起来,城里各单位的人员名额都是固定的,没法接收过多的人员。

因此上面的领导们担心这些无业人士惹事生非,闹出事端,不得已又加大了上山下乡的号召,安排这些适龄的青年们往农村去,好歹可以发挥下这些人过余的精力。

只是苦了他们这些生产队了,本来粮食就紧俏,现在还要多养几个人,还得当成祖宗一样供起来,明显麻烦多过益处。

秦跃进满心惆怅的走上泥台子,直奔主题把三位知青提出来的建议跟大家讲了讲。

“啥?五块钱?”

“队长,真的假的啊?”

“莫不是框我们的吧?”

“真要有五块钱,我家收了!”